勃朗宁《失去的恋人》爱情诗赏析

〔英国〕勃朗宁《失去的恋人》爱情诗鉴赏

那么,一切都过去了。难道实情的滋味

真有预想的那么难咽?

听,麻雀在你家村居的屋檐周围

唧唧喳喳地道着晚安。

今天我发现葡萄藤上的芽苞

毛茸茸地,鼓了起来;

再一天时光就会把嫩叶催开,瞧:

暗红正渐渐转为灰白。

最亲爱的,明天我们能否照样相遇?

我能否依旧握住你的手?

“仅仅是朋友,”好吧,我失去的许多东西,

最一般的朋友倒还能保留:

你乌黑澄澈的眼睛每一次闪烁

我都永远铭刻在心;

我心底也永远保留着你说

“愿白雪花回来”的声音!

但是,我将只说一般朋友的语言,

或许再稍微强烈一丝;

我握你的手,将只握礼节允许的时间,

或许再稍微长一霎时! 

(飞白 译)

许多人还没有读过勃朗宁的诗,却早已了解了勃朗宁夫妇那段在文学史上留传很广的佳话。而要想更确切地理解勃朗宁的爱情诗,也就必不可少地要知道勃朗宁的爱情。

勃朗宁与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莱特(后来成为勃朗宁夫人),是因诗相知而互相倾慕爱恋的。正是伊丽莎白在诗中赞美了勃朗宁的诗才,并将他与桂冠诗人华兹华斯、丁尼生相并列,于是勃朗宁登门拜访了这位知音,并且不顾伊丽莎白年长六岁且长期卧病,真诚地爱上了她。然而当勃朗宁表白爱情时,伊丽莎白以病残之身不敢奢望爱情和幸福,退回了情书,并要他烧毁,要求他今后只作为一个朋友来往。勃朗宁只得遵命,然而他送给伊丽莎白的花仍不断出现在她床边,直到她终于投身于爱情的怀抱,并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这已是后话。《失去的恋人》一诗就作于勃朗宁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绝之后。

诗人以细腻、含蓄的笔触,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在遭到拒绝后的心情。

诗人这里采用了戏剧独白的抒情方式,将那种纯主观的感受做了客观的处理。诗中男、女主人公显然是现实中两位诗人的化身。而诗中所写的那些场景:乡下的茅屋,屋檐下的麻雀,墙边的葡萄藤本为虚构,却为诗歌增添了抒情的气氛。

起笔一句直率、坦白,充满了失落的色彩。“那么,一切都过去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刚刚遭到拒绝,却又对这结局不堪忍受。在预想之中的爱情,怕不会有这样“残忍”的局面。诗人那对至善的爱情的热烈盼望,对结局忐忑不安的焦虑,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了。“难道实情的滋味真有预想的那么难咽?”诗人也许对结局做了千百种料想,然而却真真切切地没有想到这杯苦酒如此难以入口,要想咽下就更是难!难!难!可诗人面对事已至此的结局却不得不以坚强的自制力强迫自己镇定地咽下了这苦不堪言的酒。接着诗人写道:“听,麻雀在你家村居的屋檐周围/唧唧喳喳地道着晚安。”暗示着夜幕即将降临,也给诗人的爱情降下了一道帷幕,诗人也要离开这座让他想往、让他爱、又让他伤心的“村居”,向心爱的人(刚刚失去的恋人)道“晚安”了。

第二节以象征和暗喻的手法,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曾有的期待而今已成泡影。早春的葡萄藤已冒出“芽苞”,本来再有一天就会被催开了,这暗示着爱情的嫩芽还没有绽开就已夭折的不幸。另外,膨胀的芽苞由“暗红正渐渐转为灰白”又象征着炽烈的恋情已转为冷静的现实。爱情的失败使诗人心中鼓起的嫩芽转为灰白,一种失望和惆怅的情绪油然而生。

紧接着诗人又以问答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戏剧对白,不过是由诗人一人设问,借对方的话来回答自己的形式,点明了失去恋人后,两人的关系。“明天我们能否照样相遇? /我能否依旧握住你的手?”这是诗人以试探地口吻问刚开口说了拒绝的恋人。“仅仅是朋友”/“愿白雪花回来”是诗人所爱恋的人所说,这里诗人加以引用,恰当地表达了那戏剧性的心理变化和矛盾。“白雪花”是欧洲的一种小花,与水仙同类,开放在冬末春初地面尚有残雪之际。女主人公的这句话极含蓄又富有象征意味地表示,她只愿和诗人把关系保持在纯洁的友谊的阶段上。而诗人接着又写道:“我都永远铭刻在心,你乌黑澄澈的眼睛每一次闪烁/但是,我将只说一般朋友的语言,或许再稍微强烈一丝;”他深感,自己失去的如此之多,唯恐连保留一般朋友所应有的那份无拘无束都难以做到,但他仍希望:以后按一般朋友的礼节握手时,能够“再稍微长一霎时!”这“一霎时”准确而又形象地将诗人仍有的深情表达出来,也是诗人对失恋后的希望!

这首诗的整体特色就在于以含蓄而细腻、深沉而委婉的笔调将失恋的痛苦和仍存在的希望表达得恰到好处;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至善的爱和“坚强的自制力”的统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