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消费”了我们的文化遗产?》原文_作者:徐启建
对文化遗产的“消费”与“融入”,谁还存应有的责任心?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的大型石窟群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到处都可以看到“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在此观光”、“某某在此留念”等等字样,洞内精美的壁画旁留下了众多肆无忌惮的“大手印”,这些已经成了克孜尔千佛洞“永远的伤痛”。据调查,这些“伤痛杰作”基本上都是国内游客所留,国外游客反而非常规矩。
与那些纷纷曝光的文保大案相比,这些似乎实在引不起人们的多少注意。对这种刻字留念的批评,我们好像已经基本“麻木了”:在什么地方看不到诸如“到此一游”的迹象呢?
但问题是:为什么国外游客就能规规矩矩?
是啊,为什么同是游客,国外游客就少有劣迹?是因为国外游客的素质比我们国内游客的素质高吗?
不,这里并不是什么简单的素质高低的问题,而是心态问题。这里是一种“消费文化”和“享受文化”的差异。一个人在抱有“消费”的目的时,他拥有的最大的愿望是“占有”,而在一个人在抱有“享受”的目的时,他最渴望的则是彻底“融入”。在“占有”欲望的驱使下,游客更重视现实性和物质性,刻字、留印等自然成了最具标示意义的行为。而在“融入”欲望的视野里,游客更看重的是其精神性,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长久的美好的记忆,而不是暂时的肤浅的“刻字炫耀”。报道中的国内游客和国外游客的差别,刻字留印与不刻字留印的反差,其实就在这种内在的旅游目的追求的差异上。
那么是谁养成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消费”习惯而非“享受”习惯?
关于旅游文化生态,看看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是怎么做的。且不说许多声名远播的文化遗产门票的昂贵,单说说那些似乎在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什么名人故居、历史遗迹之类,门票动辄就是几十元。高价格的门票只能让人相信那是一个“隆重”的商业行为,而不是精神的洗礼。那种“重金之下的参观”自然也就成了赤裸裸的掠夺。有人信誓旦旦地说什么高价门票是为了更好地去保护文化遗产,我说:文化遗产保护不相信高价门票!
门票最容易为我们所注意,所以社会关注较多,但高价门票只不过是一些相关单位整个商业操作中的冰山一角。如果我们细心留意,会看到那些在文化旅游景区内新建的一座座宾馆、饭店,也会看到一间间古建筑的盲目翻新和扩建,至于古寺里烟熏火燎之类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了。在大多数的文化遗产旅游地,我们看到的不是干干净净的精神胜迹,而是被一个又一个的商店和一声又一声的叫卖搅得乱七八糟的商业集会。一些不负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对文化遗产正在进行的最大限度的商业开发,这才是对文化遗产最大的“消费”,也是对文化遗产最具杀伤力的“伤害”!
对于问题,我们动辄就归咎到国人的素质上,这从来就不是理由,也从来就不应该被相信。事实上,国人与外国人在素质上的那种差异是大可忽略的。那些在事实上消费了我们文化遗产的国内游客只是无根的盲从者,刻字、留印之类的真正“罪魁祸首”是那些掉进钱眼里、干什么都以商业和经济利益去衡量的一些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和有关领导。
国外游客的“规矩”何来?正是相关政府机构的态度养成他们对于消费文化的排斥和对于享受文化的推崇。比如墨西哥,作为拉丁美洲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拥有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其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21项,世界自然遗产2项,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较多的国家之一。在国内某些地方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眼里,这该是一块多么大的肥肉啊。但墨西哥的文物古迹的门票极低,他们认为文物保护所需经费由政府专门拨给,不应该靠门票收入,因为门票收入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看重它们的文化价值而不是商业价值。而正因为他们的这种态度,文化遗产保护效果才较好,从而吸引了大量国际会议和活动的举办,反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国内外为人们提供榜样和引导的政府机构与相关单位之间存在的差异,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我们的悲哀,并不是国人正在消费文化遗产,而是许多相关单位并没有为人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和引导。
“遗产搭台,经济唱戏”,唱掉的是什么?是我们万千民众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心,是使我们血脉相连的民族认同感,是我们的先人辛辛苦苦留下的可以缅念的生活记忆。
中国的文化遗产再也经不起如此“消费”了!
摘自学林出版社《好看好读好酷 2006年最值得欣赏和关注的好文章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