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原文_作者:陈祖芬
妈妈去年下床时,不知怎的就摔倒在地,我先生叫了救护车把她送到医院。我永远记得这个叫我心痛死的4月3日。那天我正在重庆,当即买机票回京,直奔医院。单间病房很宽敞,尤其一面墙是玻璃窗。妈妈最喜欢明亮,她告诉我这里是美国最好的医院。从那以后我知道,她这一摔,就有些糊涂了。
妈妈曾在美国我弟弟家一住十好几年,她的思维便常在中国和美国间自由切换。有一天妈妈说她的护照不知哪去了,没有护照就回不了中国了,在机场要检查的。护工和她说没关系,你可以坐气球飞回中国。妈妈睁大了幼儿般天真的眼睛,说坐气球就不用检查护照吗?护工说不需要。妈妈松了口气说:那就好了,现在科技太发达了。
妈妈摔后上街主要得靠轮椅了。但我的老家破旧而新家没有电梯。妈妈术后出院前,我们好好装修了老家的一居,总想给妈妈一个尽可能好的空间。妈妈走进她的新装修的卧室,往往就以为那个陌生的房间是美国。她一跨出卧室的门槛,又从美国回到了中国。
妈妈完全变成了一个小可爱。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她那么好看。她俏小的个子,穿一条浅蓝底粉玫瑰的棉裤,上身是一件圆领小红花镶着红边的绒衣,外加一件暗蓝的格子毛衣,秀气的脸上,是一双单纯已极的眼睛。她一见我高兴得张开双手扑过来,我只觉得她是我的小女儿。她一边连连喊着:“妹妹!”上海人很多管女儿叫妹妹。她总说:看见你真高兴!可是你那么忙,我不愿意你来。你看我好好的,你干吗要来?我说来看你呀。她说:我有什么好看的?我说你长得好看,你的下巴只有张曼玉比得上。可妈妈还在顺着她的思路说:你多长时间不来都行,只要你自己身体好!
妈妈说她只有一件事对得起她的儿女:“我这人从来不生病,从来不给你们添麻烦。”
妈妈要不是这次摔断腿,她这辈子没看过病,没花过一分钱的公费医疗。她连感冒都没有。我觉得这是老天爷给她的补偿。我爸我妈都是中学老师,爸爸学校很远,我和弟弟小时,他天天给我们讲水浒、西游,或是教我们诗经、唐诗、宋词、史记、古文观止等,让我们背个昏天黑地,还要写诗填词。妈妈就把家务包了下来。一年四季清早五点就去菜场买菜了。妈妈只有一早把菜买回择好,午饭和晚饭才来得及做。周日可起晚些,她有时问我们三个孩子想吃什么,我们一溜睡在床上,露着三个小脑袋。我说我要吃毛豆。大弟说:豆腐!小弟说:豇豆!现在想来,妈妈节俭,我们自然没有奢侈的要求。
爸爸妈妈善待所有的人,可是不会精打细算,家里常常拮据0爸妈一有什么事,他们就讲英语,不让我们知道大人的难处。我的英语生涯就是这样开始的。我不记得那时我几岁,一定很小,所以基本听懂了英语,但不懂到底意味着什么。不会因此而为大人着急。我无忧无虑地长大,全然不懂世事,甚至也不懂妈妈。记得我十四岁那年,妈妈带我在淮海中路的一家果品店里,买了一瓶北冰洋汽水。那时我从没想过能喝上汽水,那种装在玻璃瓶里的透明的梦幻的黄色液体,再插上一根吸管,用现在的话叫饮料。我永远记得我的第一瓶饮料。现在想来,我怎么就不知道妈妈在一旁看着我喝?我为什么不懂得要妈妈和我一起喝?
我高中的时候,妈妈天天午夜十一点左右教夜校回来。我经常趴在我家三楼的窗口,等待街道的梧桐树叶间,蹦出妈妈的清咳。只要街头有第一声咳嗽,我的心里就充满了希望:妈妈回来了!然后那清咳好像在梧桐树叶的缝隙间下跳棋,一直跳进我家的门里,妈妈!
世上树木多少种,至今最爱是梧桐。
妈妈总是营造了太温暖的家庭,我一直不懂事,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了不懂事,后来,妈妈像我的小女儿了,我才开始懂事。
我上高二时老是抱着一个洋娃娃。我喜欢洋娃娃,可家里没钱买。妈妈用棉花和布做了个洋娃娃,五官都是她用毛笔画上去的。我满意极了,一点不会怕同学嘲笑我的娃娃。直到有一天,团支部书记找我谈话,说你知道你为什么不能入团吗?因为你太幼稚了,你怎么还抱着个布娃娃上学?为了“改正缺点”,我再没抱娃娃上学。
不过我的性情在家里是得到自由释放的,高中时酷爱篮球,直到打到上海篮球队要给我发球衣的前一天,我因打球过猛病倒,休学了半学期。妈妈没有说我一句。高三毕业前,信心满满地要考大学英语系当笔译。那时艺术院校先招生,上海戏剧学院来要我去考表演系,我一点不喜欢当演员,招生的人来了四次,不去。团支部书记找我谈话了:你是团员了,团员要服从组织分配。我就这样被“分配”去了戏剧学院,只是实在不愿演戏,进了戏剧文学系。从我差点进上海市篮球队到“误入”戏剧学院,妈妈没说过一个“不”字,更没给过我任何一点她的建议或意见,好像我做什么她都高兴。然后我又把戏剧扔下,开始写文章。那时没有电脑,我的文字很多是她一篇一篇抄出来的。一万字一篇的,五万字一篇的。而且一个个字像“正”字那么工整!而我的字像一个个无拘无束的毛线球,在稿纸上滚来滚去。毛线球的无拘无束,是因为那成万成万个“正”字筑起了可以自由驰骋的大地。
妈妈从来没有“教育”过我,不着痕迹地赋予我一个自由的心灵。她老说:“我的三个孩子都好,就是妈妈最笨。”妈妈只上过高中。后来有了三个孩子,为了和爸爸一起担负起这个家,她自学了高中的各门学科,她教过几何、代数、语文、历史、政治等,甚至俄语。我的了不起的妈妈!
后来我回上海生了孩子,妈妈当然地觉得是她来带的,我也当然地把孩子留给了妈,现在想来是把自己的承担转嫁到妈妈身上。产假一满我就回京。爸爸是美国留学生,那时不能幸免地成了“美国特务”,被学校红卫兵批斗关押了。家中请了阿姨,妈妈每天中午赶回家,然后再赶回学校。上海的夏天中午酷热,学校到家四五站路,妈妈舍不得花四分电车钱。
孩子的户口在京,人在上海,孩子十一岁来京,那之前,妈妈十年多不吃肉,每月的肉票全省给外孙。妈妈是影迷,我两岁时她就老抱着我上电影院。为了外孙,她十一年不看电影,她说有这时间她可以给孩子纳鞋底呢。
妈妈的一生,或许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爱。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采访中偶知大城市之间房子可以对调,我把上海老家的房子调到北京,老家的东西,包括红木家具,我没有精力处理,除了几个相本,全不要了。我带回的东西还有一件:一只已经坏了的妈妈做针线活儿用的铁盒,里边有一双我儿子五岁时穿旧的布鞋,我妈妈做的。
妈妈有点好吃的都给外孙,自己塞饱就行。我儿子就老问她:外婆,你到底最喜欢吃什么?这个问题,从他五岁一直到去年妈妈住院,也还是不得而知。直到她心如幼儿,想吃什么吃什么,大家才明白,她最爱吃甚至几乎是只吃奶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奶油。看她一勺一勺往嘴里送奶油,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候了。护工笑:奶奶就是喜欢吃奶油。我说,“奶奶”这两个字的写法是奶油的奶,最会吃奶油的人就叫奶奶。
终于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了,妈妈时年八十七岁。
我想起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带奶油味的面包。我到北京工作后,每年探亲回上海,最令人期待的、最欢欣鼓舞的时刻,就是妈妈带我上淮海路的面包店去买面包。妈妈拉着我的手过马路,她的手那么绵软,过了马路就是面包店了,那种临界点美感!现在每想起那种对面就是面包店的感觉,软软的,绵绵的……现在我成了京城一家面包店的常客,买最好的奶油蛋糕,给妈妈。
也许,妈妈严重的骨质疏松,使她本能地愿意补充奶。三年自然困难时期,她那学校也照例让每个老师自己申报每月的定粮。当时老师可以报三十斤。那个年代饥饿威胁着每一个人,自报定粮的时候,恐怕很少人自愿少报的。但妈妈少报了六斤,只报了二十四斤。我大学的男同学中有人喊饿,我就对妈妈说男生饿,妈妈每次给我十斤粮票。我就回学校送人。而我妈妈,天天晚上喝点温开水就去教课。
说来难以置信:我不知道妈妈也会饿的。可能妈妈从来不诉苦,我就以为妈妈从来没难处。
妈妈在美国时,六十几岁腰就驼得厉害了,我弟弟带她去检查,美国医生说妈妈是严重的骨质疏松,看得出从三十五岁左右就开始了。我一算,那时,正是她每月二十四斤甚或十四斤粮的年代。
她去年摔断腿,就是因为骨质疏松。
昨天我一走进我家的“美国”,妈妈和护工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一看见我,小孩子一样伸出双手喊着:“妹妹!”一边就站起来要扑过来,但是她一下就跌坐在沙发上。我和护工慢慢扶她站起,她一劲儿欢笑着喊:“妹妹!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