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何空》原文_作者:王黎明

一千多年前的西城懒懒地晒着太阳,全然不理会风拂过时异于往日的剑拔弩张的气息。

“砰”的一声,粮册掉在了地上,粮官的手剧烈地抖着。诸葛亮微微一笑:“捡起来吧,城内尚有十万精兵。”一句话重千钧,众人额上渗出的汗珠被轻轻顺走,而后粮官很夸张地撞着粮册上的尘土。

一千多年后,我的脑中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门“吱呀”一声开了,几个老卒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有说有笑地扫着城前的落叶。远处的尘土飞扬,卷起地上的枯叶,风中隐约含着杀气。

这是史料的记载,但我想那些士卒断然不会有半丝笑容。因为无论诸葛亮城内有多少精兵,战事一起,他们的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诸葛亮登上城楼,开始抚琴。羽扇纶巾,尽显儒将风雅。轻抹复挑,风中飘荡着天籁之音。

司马懿来了,十五万大军。城外烟尘滚滚。风中音律似烟波渺渺,珠玉雨落。

一道敞开的门、一把破琴止住了十五万人的步伐0十五万双红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城墙上的抚琴人,只等他们的主帅一声令下,将他撕成碎块。然而司马先生却极为欣赏对手的琴技,他为诸葛亮带来了十五万无心的听众。一曲《十面埋伏》已经弹了六遍。一个不厌其烦地弹,一个不厌其烦地听。一个在想是不是错了,一个在想为什么会是这样。

在这样一个无声惊雷的战场上,诸葛亮想得如此深沉还能弹得心如止水;司马懿笑了,诸葛亮笑了。琴弦断了,十五万大军卷走了来时的尘土,卷走了一城的恐慌。

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双赢,诸葛亮赢得了后人的顶礼膜拜,而司马懿赢得了掌控锦绣河山的机会。

一千多年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个军事家没有政治头脑,就如同十面埋伏中的韩信,赢了一场伟大的战争,却输掉了所有的政治资本。

选自《小小说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