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原文_作者:廉金魁

县文联举办了一次书画展览。规模实在不算大,只有十几件作品。县文联没有展厅,借用县文化馆一间斗室,十几件作品挂得满满当当。

书画展出海报时,文联主席老赵十分慎重。县直单位都在搞量化考核,人人挖空心思找政绩。主办单位写谁,先写谁后写谁,是个微妙而又复杂的问题。几经考虑磋商,最后确定这么写:主办单位:县文联、县文化馆、县书法协会、县美术协会。

搁下笔,老赵突然记起,筹备这次展览时,曾和县文化局局长联系过。尽管文化局长一推了之,让直接跟文化馆长协商,但,文化局是文化馆的领导机关,和县文联是一股道上跑的两辆车,不写上不合适。还有,征集作品时,曾向县工会、妇联、团委求过援。有一件作品出自基层工会干部之手。入选作品中,有两个妇女作者,三个共青团员作者。这三个单位和县文联同属群团组织,常常联合搞活动。这次不写上,今后再搞活动咋开口?老赵把写好的海报揉成一团,又重写了一份。

海报一贴出,篆刻协会主席找上门了。老赵未等开口便拍起了后脑瓜,连呼“健忘”“健忘”。书画作品上的鲜红印章,哪一枚不是出自篆刻家之手?篆协主席早就声明,书画展都应挂上篆协的名字。老赵也亲口承诺,这次还是忘了。

送走篆协主席,老赵长长出了口气。突然,电话铃骤响。是老干部局局长发难:展出作品中,不是有两幅是老干部所作吗?主办单位为什么把老干部局忘了?接着是对台办公室主任质问:那幅山水画《两岸情》不是我们提供的素材吗?难道主办单位多写上对台办三字,比台湾回归祖国大业还难办?

尤其是县委宣传部部长的电话,把老赵吓出一身冷汗。部长开门见山一句话:该不该把宣传部的名字写上?足够老赵回味良久。其实老赵并非组织观念差。在关于举办此次展览的报告上,他把宣传部的领导作用放在了突出地位。出海报时,他认为人家是领导机关,不能和一般主办单位相提并论。现在部长提出来了,他只能连连承认自己粗心。

老赵放下电话就跑去揭海报0到海报跟前,又吃了一惊。海报一旁新贴上一张印有县工商局鲜红眉头的稿纸,上写着:这次展览是在个体协会和麻绳协会的鼎力资助下举办的!老赵百思不解。一回头,两个手拿浆糊瓶的工商人员正在发牢骚:“真是岂有此理!那天布置展览时,缺了两个曲别针,三尺细麻线,我们跑前跑后找来,却把我们忘得干净”。

为了防止再出意外,老赵重新写了一份海报。在主办单位几个字后边,贴上了用四通打字机打印的全县机关单位名字大全。后边仍加了小括号:如有遗漏,下次办展览时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