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的爱》原文_作者:蔡成

儿子16岁了,不愿再读书,小镇上的网吧成了他流连忘返的场所。

父亲忧心忡忡,说:“儿啊,既然你不喜欢读书,就去学门技术吧。一技在身,总能派得上用场。”儿子反唇相讥:“你不是会一门技艺么,那怎么就一直没用得着的地方?”

父亲哑然。父亲14岁便去学了一门手艺,补锅。可惜,学成归来,补锅匠的身份只用了大约10年,他就被迫卸下补锅的挑子了。因为,即便乡下,锅破了也不会再补,因为缝缝补补再三年的穷日子一去不回头了。

也巧,一个电视台到邻县来拍电视剧。有人来找父亲了。电视剧里需要一个群众演员,补锅的,问他愿不愿意去露一手。他高高兴兴找出灰尘累累的补锅挑子,小坩埚、鼓风机、小钉锤、铸铁勺子……全在。

原本,补锅是电视剧里一个一晃而过的镜头。可作为群众演员的父亲一丝不苟地生炭火、找漏、支锅、熔铁水、堵漏、平铁水、抹烟灰、打磨,把所有程序逐个仔细完成,不但让从未开过眼界的少年演员看呆了,也让其他演员,甚至导演都目不转睛。导演临时决定给补锅的镜头由三秒增加到半分钟,父亲的“片酬”也由50元上涨到120元。

父亲领取了劳务费准备离去的时候,导演将一张纸片放他手上:“你可以给我这朋友打个电话,他那里可能需要你这样的手艺人……”

父亲真打电话了0对方听说是某某导演介绍的,语气马上热情起来:“你自备工具,到我这里来,把你的绝活亮一亮。如果你比别人行,我就用你。”这人是一位浙江文化商人,正筹建一个新的旅游项目,“手工艺大观园”,他想把中国行将消逝的民间手工艺全请一块来,向游客展示。

父亲去了,演示完毕。浙商当场拍板,签合同,三个月后,等旅游区的硬件设施建完,就来上班。

父亲拿自己的切身经历跟儿子旧事重提了:“儿啊,你还是去学门技术吧,只要你肯下功夫,比别人学得精,迟早能派上用场。”儿子恼,梗着脖子,想了一想,气冲冲说:“好,我去学。”

儿子真去拜师学艺了,短短两个月,竟“速成”一门绝技。

学成归来,儿子对父亲说:“我有一技在手了,你指点指点看,能派上什么大用场?”儿子拍了拍父亲的肩,走开几步,对父亲道,“你看看你身上的钱吧。”

父亲大吃一惊,他的钱不见了。

这夜,父亲辗转反侧,通宵未合眼。

第二天一早,父亲去了派出所。他恳求道:“请把我儿子收进你们派出所吧。”警察觉得好奇怪:“派出所是谁想进就能进来的吗?”

可怜的父亲差不多要下跪了,他满脸的忧戚,带着哭音说:“你们要是不收他,社会上就多了匹害群之马……”

派出所的所长沉思半晌,说:“这样吧,他可以去当联防队员,同样能为社会治安做贡献。”

儿子的技艺确实没有白学。他拜一位惯偷为师,把偷盗的“十八般武艺”全学精了,对偷盗的门径自然一目了然。上岗后,他运用自己的“强项”,在公共汽车上接连逮住不少小偷,又在同事的帮助下,抓获好几个夜贼。后来,正是在他的大力协助下,派出所请求县公安局支援,一举端了横跨数县作案的一个盗窃集团。

派出所获得了嘉奖,儿子因立了大功,经派出所上报有关部门,破格特批他成为一名警察。

这位补锅匠父亲,深深懂得对儿子最深挚的爱,是为他谋划光明的未来。

(选自《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