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说课稿

【第2篇】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伯牙绝弦》。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走近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这是一篇只有77字的文言文,却清楚明了的讲述了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友情,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工具书等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采取了“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本课教学立足于语言文字,让学生品味词句,在朗读中感悟伯牙和子期的真挚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识知音

1、激趣导入

在开头我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故事发生在25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被人誉为“琴仙”。传说有一年,伯牙奉楚王之命出示楚国,途径汉阳江口,一时兴起,弹起琴来,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打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就这样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我们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指名读课题。提示弦字难读,要读正确,然后一起读课题。(板书课题)

2、初读感知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把书本翻到第137页,请同学们至少朗读课文3遍,要求做到读通顺,读正确。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课文读通,读正确,

3、指导读通读顺

师:这是我们第二次正式接触古文,刚才你们读的时候,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或者要提醒大家注意?

这个过程我引导学生理解“谓、乃”的意思。读好“哉”和“兮”字句的停顿。

这个环节,学生初步了解了伯牙绝弦的原因。

(二) 再读课文明知音

1    范读

因为难读,我告诉学生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讲究韵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古人读书的感觉吧。(播放《高山流水》)

师范读  学生读

我说书越读越有滋味了。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课文,从哪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又真的善听,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学生肯定会找到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 想象读

接着我让学生想象画面:当你读着“峨峨兮”“洋洋兮”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回答: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丄,指导学生朗读:“谁来读一读,看能不能把这种由衷赞叹的感觉读出来

我这样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并且在读中体会体会伯牙和子期之间的真挚友情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想象后我说无论你伯牙弹什么,我钟子期都能知道。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讲就是——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板书:念)这里“伯牙所念”的“念”与前面句子当中的哪个字意思一样?——志(板书:志)

语言训练: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琴师,那么他的琴声肯定不止高山流水,他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皑皑白雪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此时会说课文中原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看到这种情况,我用知音难觅呀来告诉学生,回答错误。当我再次引导时,学生会很自然地脱口而出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说“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这正是(引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点知音

(1)师:我们知道,古人常以琴言志,将自己的心声、志向融入琴声中。那么伯牙仅仅只是在用他的琴声表现泰山的高大和江河的宽广吗?(指名答)——他在诉说自己的志向有高山般远大,说自己拥有江河般的胸怀。

(3)练笔:苦苦寻觅,终于找到了知音。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他最想对子期说什么呢?拿出课前发下的练习纸,请你顺着“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接着往下写一句文言文。(出示:“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        ”)

这是对课文的拓展,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绝弦的原因,从而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4)是啊,知音相遇,是心灵的交融,只有这样知志、知念又知心的人,才可以叫做——知音。

 我们一起配合着再来读读这段话,好吗?

此时学生定能将自己感受到的知音间心意相通的感情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像这样反复的朗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1、破琴绝弦

师过渡: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然而当伯牙兴致满满地赶来与子期相会时,(背景音乐《伯牙悼子期》)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天地之间也为伯牙的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 (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吗?

学生说孤独,就让他读出孤独,学生说寂寞,就让他读出寂寞,学生说苦闷,就让他读出苦闷……

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到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真知己的境界,层层推进,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2、痛失知音

从此还有人能知我之志吗?生:(齐答)没有!  (擦去板书:志。)还有人能知我之念吗?(擦去板书:念。)还有人能知我之心吗?(擦去板书:心。)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知音难觅啊!(擦去板书:知音。)

伯牙绝弦,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这真是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处觅知音啊!(生再次齐读课题)

3、祭知音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我配乐朗诵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使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同时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四)千古传唱怀知音

1、阅读资料袋

师:同学们,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荡气回肠,使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诵着它!课文后面有个资料袋,就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学生阅读资料)

2、传唱怀知音

课件出示,引读资料袋中的内容,高山流水深相知,破琴绝弦谢知音让我们在琴声里记住这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话。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五)作业

请搜集《管鲍之交》和《刎颈之交》,感悟知音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能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灵魂。因此我根据课文内容和本课主旨,设计了以下板书:

25 伯牙绝弦

知音   志  念   心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