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构主义理论,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习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出发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所以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教材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人人都熟悉的生活实例,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和分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分的知识。

二、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认识时、分》是青岛版版三年级上册第34页教学内容。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将为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以及个数,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知道时针、分针的转动规律,建立1分钟、1小时的时间观念,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4、说教学准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需要作以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大钟表一块。

学生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块钟表。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学定教”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采用观察法、动手实验、操作法、讲解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探索规律、合作交流的机会。

2、在学法指导上,寓教于乐,融练习于游戏中。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通过迁移、指导、渗透、点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三、综合运用,拓展提高。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课件《大风车》

师问:这是你们喜欢看的什么节目?谁知道它是什么时间播出?

晚上7点中央台播出什么节目?你最爱看的节目什么时间播出?

刚才老师问的这几个问题都和什么有关?﹙时间﹚对,这节课咱们就和时间交个朋友来认识一下时间。板书:时分的认识。

[通过情境创设这一学生熟悉的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了解要知道时间必须要学会看钟表,产生对学习新知的渴望,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五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钟面:

教师课前让学生每人带一块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10秒﹚

先自主探究,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发现:

生1:数字,1—12

生2:指针,有时针,分针,秒针。

生3:钟面上有一些点和线。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数字,1—12        指针:时 分 秒

师:对 钟面上这些点或线之间的空叫做“格”。

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就是一大格。﹙实物投影,手指演示﹚

从12----1是一大格,从1到2也是一﹙生说﹚。还有从几到几也是一大格?

生:2-3,4-5,7-8

师:那你来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

生数后,回答12个,师板书:大格:12个。

让学生数一数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找一生到前面来数。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哪两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呀?

因为一个大格里有5个,两个大格就是十个。师及时评价学生。

师:四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师:那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同桌两个人商量一下?(学生学情预设)

学 生1:60个,我用的是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五九四十五,也就是45个,再连续加3个5,就是60个了。

生2:从数字12到数字6是六个大格,有30个小格,另一半也是30个小格,所以加起来就是60个。

同学们的方法真棒,把掌声送给他们。

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板书:小格:60个。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学生比较难以掌握,教师需要多加引导,让学生认真的数出来。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写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钟面知识的认识。

第二部分:认识分针和分针。

师提问学生: 你知道分针转动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吗?﹙师实物投影演示﹚

学生可能会说:一分钟。

师接着提问:分针转到一个小格就是一分钟。那分针要是转到一个大格呢?你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大格里有五个小格。

师接着追问:那分针要是转动3个大格呢?分针要是转动一圈呢?

生:60分钟,因为钟面上有60个小格。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更要给学生充分的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接着研究时针的转动

让学生自己提出时针转动一个大格是多长时间的问题﹙师实物投影演示﹚

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拨一拨,发现时针转动一个大格是一小时。时针要是转动3个大格3小时。

师提出,时针要是从数字3转动数字6是几个小时?

加深认识:时针转了三个大格。就是3小时。

[教师科学引导,通过动手拨一拨,看一看,解决了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疑点的目的]

第三部分、探究时分的关系

(1)教师首先提问,我们知道了分针转动一个小格是1分钟,时针转动一个大格是1小时。那你来猜一猜分针要是转动一圈,时针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时针会转动一大格。

师: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小组来验证一下。看要求,课件出示要求:1、任意拨出一个整时数,观察时针的位置。

(2)、把分针转动一圈后,再观察时针的位置。

(3)、你发现了什么?

两分钟后交流。

师谁学生说一说你的验证结果?

学生学情预设:生1:我的结果是时针转动了一个大格,我拨到了2时整,分针转动一圈后,时针指在了3上。

生2:我的结果是时针转动了一个大格,我拨到了6时整,分针转动一圈后,时针指在了7上。

生3:我的结果是时针转动了一个大格,我拨到了8时整,分针转动一圈后,时针指在了9上。

师:看来大家的验证结果是一样的,分针转动一圈时针转动了一大格。

分针转动一圈是多少分钟呀?

生:60分钟。                师板书:60分

师:时针转动一个大格是几小时呀?

生:1小时。                 师板书:1时

师:这两个时间应该是什么关系?生:相等。     师板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安排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做数学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准确的理解1时=60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第四部分、感受1分钟。

师:我们知道了分针转动一小格是1分钟,那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

下面我们听一分钟音乐来感受一下1分钟有多长。

播放音乐一分钟。

师:你感觉一分钟怎么样?

生:我感觉一分钟太短了。………………

再播放一分钟动画片,1分钟很短。但1分钟还能做很多事,不信让我们试试,出示媒体。1分做口算,写字,跳绳,拍皮球。

分组活动:口算,写字,跳绳,拍皮球。老师这儿搜集了很多一分钟做的事情。播放课件:

银行工作人员一分钟能点出1500张100元的人民币;

喷气式客机一分钟能飞行18公里;

高速火车一分钟能开3180米;

生产线上一分钟可以生产可乐2100多瓶;

一分钟我国可以产钢40万吨。

这里教师及时进行总结: 一分钟看似短暂,我们的生命就是由无数个一分钟组成的,只要我们珍惜这每一分钟,就可以做出很多的事情来。  在这儿,对于时间,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时间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第五部分、感受一小时。在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来加深1小时的认识。我是这样安排的: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一分钟有多长。60个这样的一分钟就是一小时。你感觉一小时怎样?

生:我感觉很长。

师:那你想一想生活中多长时间是一个小时呀?

一起来看大屏幕上的题目:一节课——分钟,一个课间休息是——分钟,一节课加上两个课间休息( )小时。你感觉一小时怎样?

生:一小时比一分钟长多了。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直接体验与间接感受,引导学生了解时间的珍贵,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又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第六部分、认识几时几分以及读写

时间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小明今天早上的上学时间,你看几时几分呀?课件出示。

生:6时40分。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时针在6和7之间,分针指在了8上。

师:分针指在了8上就是40分,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分针指在8上,说明分针从12开始走了40个小格了。

师:对,时针指了6和7之间说明时针已经过了6,也就是6时多了,再看分针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课件出示看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

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

这是小明今天的上学时间,你来看这是几时几分?(生7时25分)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时针过了7,分针指在5上。

师:再来看这是小明今天上午回到家的时间。你看是几时几分?

(11时8分)

当分钟数小于10分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说成零几分。所以这个时间应该说成?(11时零8分)。

师:对,同学们真聪明。6时40分还有一个写法,你知道吗?

板书   6时40分 还可以写成6:40

师:你还在哪儿见过这种写法?   生:手机上,电视上。

师及时进行评价:同学们真会在生活中观察,并积累知识。你们试着把这两个时间也写成这种形式。点评黑板上的学生的完成情况。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第一个练习:我拨你说。同桌两人合作,通过这个练习在读的同时还可以把它记下来,既练习读也练习写。

2、看一看,说一说,练一练。解决课本93页第5题,呈现的是小红的一天作息时间,学生独立完成,重点交流时间间隔的计算方法。

3、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小明说:“我晚上最爱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了,它的播出时间是7:55,结束的时间是8:17。 你能拨出这两个时刻吗?”

分开组来拨,1、2、3组拨7:55,4、5、6组拨8:17。

拨完后,汇报交流。

生1:我把时针拨在了7和8之间,分针拨在了11上。

生2:我把时针拨在了8和9之间,分针过了数字3又2个小格。

4、设计一个实践性的作业小调查,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喜欢收看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学们拨的真棒,说的也很棒。

课堂练习形式多样,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目的性、针对性强 知识,达到了培养技能、发展思维的目的。

四、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学习了这么多知识,收获肯定不少吧?回家之后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呀?

生:我知道了1时=60分。    我知道了该珍惜时间。

我会认表了。    我会拨一个时间了。………

师:时间就这样滴答滴答一分一秒的过去,同学们也在每一分钟里愉快的活动、快乐的学习,我们的幸福人生也在一分一秒里绽放,最后播放音乐《快乐的十分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老师送一句格言与同学们共勉: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一、 说教材

  学生在第六册借助直观,已经认识了分数,初步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分数大小的比较。但那时只限于看图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这里要进一步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二是分子相同,分母不同;三是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由于第三种情况进行分数大小比较需要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所以,这部分教材只教学前两种情况。第31页的例1是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进行大小比较,第32页例2是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进行大小比较。每个例题,一方面借助图形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另一方面还联系分数单位进行比较,最后归纳出结论,并安排了相应的练习。

  二、 说教法学法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能一

  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乐学,我采用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2、在交流中学习

  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在分数大小比较时积累的感性经验表述出来,使大家具体、清晰地区分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方法。通过交流,学生理清了知识的结构,找到了比较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在引导中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找分数单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在观察、讨论中比较,从而找到比较的方法,在练习运用中得到验证,从而证实猜想。这样的教学,教师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师生共同体验了学习进程中的苦与乐。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举例说分数的意义。

2、说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

师:我们知道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分数也能够比较大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大小比较。(揭示课题)

(二)、建构模型、解释应用

1、探究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A、比较3/4和1/4的大小

先让学生猜测。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看大屏幕。(手势指向大屏幕,演示课件时,提问:涂色部分是第一个正方形的……,接着看,右边的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

问:通过涂色,你们认为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师:这个式子会读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B、比较3/8和5/8的大小

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圆片,边涂边讲清理由。

C、观察发现同分母分数大小的规律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每一组分数,看看它们的分母,在看看它们的分子,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

2、探究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A、探究1/4和1/2的大小

让学生利用材料展开自主学习,先用学具表示出1/2和1/4,在来比一比。

分正方形、圆、线段三种情况来说明。

B、巩固提高

师:为什么分母大的分数反而比较小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重叠法显示1/4大于1/6,1/8小于1/4。

C、总结规律

师:通过比较这几组分数的大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出: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同分母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

2、游戏:拿小棒

演示课件,出示10根小棒

问:老师拿了全部的3/10,老师拿了几根?

问:你要拿得比我少,应该怎么拿?同桌两人玩一玩。要说出拿出了全部的几分之几?

问: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拿的?(演示课件)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