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法散文·清代兵法·卫公兵法》原文鉴赏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4 10:07:19 我要投稿!
《古代兵法散文·清代兵法·卫公兵法》原文鉴赏
[原文] (节选)
上卷
将务兵谋
凡战之道,以地形为主,虚实为佐,变化为辅,不可专守险以求胜也。仍须节之以金鼓,变之以权宜,用逸待劳,掩迟为疾。不明地利,其败不旋踵矣。
《军志》云:“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饥饱劳逸,地利为宝。”不其然矣。
夫决胜之策者,在乎察将之材能,审敌之强弱,断地之形势,观时之宜利,先胜而后战,守地而不失,是谓必胜之道也。
料敌者,料其彼我之形,定乎得失之计,始可出兵而决于胜负矣。
将之上务,在于明察而众和,谋深而虑远,审于天时,稽乎人理。
若兵无先备则不应卒,不应卒则失于机,失于机则后于事,后于事则不制胜而军覆矣。
审听之道,诈亦受之,实亦受之,巧亦受之,拙亦受之,其诈而似实亦受之,其实而似诈亦受之。但当明听其实,参会众情,徐思其验,锻炼而用。
统戎行师,攻城野战,当须料敌,然后纵兵。夫为将能识此之机变,知彼之物情,亦何虑功不逮,斗不胜哉?
凡事,有形同而势异者,亦有势同而形别者。若顺其可,则一举而功济;如从未可,则击动而必败。故孙膑曰:“计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故良将之战,必整其三军,砺其锋甲,设其奇伏,量其形势。远则力疲而不及,近则敌知而不应。若不通此机,乃智不及于鸟兽,亦何能取胜于勍寇乎?仍须怒士厉众,使之奋勇,故能无强阵于前,无坚城于外,以弱胜强,必因势也。
凡兵者,欲急捷,所以一决取胜,不可久而用之矣,
用兵上神,战贵其速。
兵之情虽主速,乘人之不及,然故将多谋,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耶?答曰: 若此,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之持久,安可犯之哉!
赏罚不在重,在必行;不在数,在必当。
善无微而不赞,恶无纤而不贬,斯乃励众劝功之要术。
吏士虽破敌,滥行杀戮,发冢墓,焚庐室,践稼穑,伐树木者,皆斩之。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
兵贵致人,非欲拒之也。
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
用众在乎心一,心一在乎禁祥去疑。
故用兵之法,必先察吾士众,激吾胜气,乃可以去敌焉。
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凡将先有结爱于士,然后可以严刑也。
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也。
中卷
部伍营阵
诸贼徒恃险固,阻山布阵,不及横列,兵士分离,宜为竖阵。其阵法:弩手、弓手与战锋相间引前,两驻队两边相翊。布列既定……闻鼓声发,诸军弩手、弓手及战锋队,各令人捉马,一时笼枪大叫齐入。
诸军马被贼围绕,抽拔须设方针:一时齐拔,贼即逐背挥戈,因此必败。其兵共贼相持,事须抽拔者,即须隔一队抽一队,所抽之队去旧队百步以下,遂便立队,令持戈、枪、刀、棒并弓弩等,张施待贼。张施了,即抽前队,如贼来逼,所张弓弩等人即放箭奋击。如贼止不来,其所抽队便过向前百步以下,遂便准前立队,张弓弩等待贼,既张施讫,准前抽前队,隔次立阵,即免被贼奔蹙。
下卷
攻守战具
垒高土厚,城坚沟深,粮实众多,地形阻险,所谓无守而无不守也,故曰:“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城之不可守者:大而人少,小而众多;粮寡而柴水不供,垒薄而攻具不足; 土疏地下,灌溉可泛; 邑阙人疲,修缉未就。凡若此类,速徙之。
[鉴赏]
《卫公兵法》,清代学者汪宗沂根据《通典》、《孙子注》等书整理的卫公军事言论集。卫公,即唐初名将、被列入唐朝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靖。因功高封为“卫国公”,所以人称李卫公。李靖(公元571年-公元649年),字药师,京兆三原(今属陕西)人。精通兵法,曾在唐高祖李渊时任行军总管、副帅。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左仆射等职,先后率军征服东突厥、吐谷浑等,战功卓著。辞官后,太宗仍经常征询他对军国大事的意见,并与之谈论兵法。记述唐太宗与李靖谈兵的著作《李卫公问对》(亦称《唐李问对》),被定作“武经七书”之一,成为兵家必读之书,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新(旧)唐书·艺文志》中著录有《李靖六军镜》三卷,均已失传,但《通典》的引文中保存了部分内容。宋神宗在熙宁年间,曾诏示枢密院说:“唐《李靖兵法》世无全书,杂见《通典》,离析讹舛,又官号、物名与今称谓不同,武人将佐,均不能通其意。令枢密院检详官与王震、曾皎、王白、郭逢源等校正,分类解释,令今可行”(《四朝国史·兵志》)。但此后未见其成书,直至清朝学者汪宗沂,才根据《通典》引文并参照杜牧《孙子注》引文等,辑成《卫公兵法辑本》(亦称《卫公兵法》),分为上、中、下3卷,卷名分别是“将务兵谋”、“部伍营阵”和“攻守战具”。该书虽然属于“语录”体式的断简残篇,但仍可从中窥知《李靖兵法》的概貌。
一、李靖用兵作战的特点
李靖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统军作战每获全胜,屡建奇勋。唐高祖李渊称赞他“古之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也”(《旧唐书·李靖传》)。李靖用兵的特点是“临机果,料敌明”,灵活机动,善于捕捉战机,然后奇兵突袭,以少胜多。
公元621年秋,李靖奉命协助李孝恭筹划消灭萧铣这个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他根据当时江水泛涨,敌军放松戒备的实际情况,在认真分析、准确判断敌情之后,极力主张乘敌不备,急速行军进行奇袭。结果,一举攻拔宜都(今湖北宜昌西北)、夷陵(今宜昌)等地,斩敌万余,直逼江陵城下。这时,主将李孝恭无视情况的变化,拒绝采纳他的正确意见,而强行攻城招致失败。李靖又能临机应变,及时改变战术,奇袭骄敌,转败为胜。此战杀、俘敌军20余万,费时不过2月,即翦灭萧铣。
李靖善于捕捉战机,采用奇兵突袭,敢于以少胜多。公元630年,他奉命统六总管兵击东突厥时,敢以劣势的唐军摆出优势的态势,大胆攻敌。他抓住时逢严重雪灾、敌军人心不稳之机,连夜发动首次奇袭;第二次,他又抓住颉利可汗因唐太宗下诏接受投降而放松戒备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终于平定了为患多年的东突厥颉利可汗部。之后,另一个游牧于柴达木盆地及黄河上游、祁连山等山谷的吐谷浑部,日渐强大,构成对于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河西走廓一带的严重威胁。公元635年,已告老还乡的65岁高龄的李靖,主动请缨,受命统军西征吐谷浑。他分兵合击,昼夜兼程,长途追击数千里,在“春草未生,马已羸瘦”时,深入敌境乘其不备而袭之,取得全歼吐谷浑的胜利。
二、李靖在军事理论上的成就
《通典》原注说:“卫公兵法,悉出《孙子》。”李靖熟谙孙吴,精通兵法,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靖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然李靖不止继承前人的优秀遗产,加以灵活运用,取得了惊人的战果,而且有新的发挥,在军事理论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1.在理论上首先提出“战略持久”的问题。历来兵家都主张“兵贵神速”,用兵崇尚诡秘莫测,打仗贵于速战速决,李靖亦无例外。他说:“凡兵者,欲急捷,所以一决取胜,不可久而用之矣”、“用兵上神,战贵其速”。不过,他又认为:“兵之情虽主速,乘人之不及,然敌将多谋,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耶?答曰:若此,则当卷迹藏声,蓄锐待竭,避其锋势,与之持久,安可犯之哉!”用兵的一般规律,虽然强调以迅速的行动打敌措手不及。可是,如果敌人的将帅诡计多端,其军队内部团结一致,执行命令能够令行禁止,武器装备精良,士气锋锐而严整,力量雄厚而强大,对于这样的敌人,怎么能立即向它进攻呢?正确的答案应当是:如果遇到这样的敌人,就应当隐迹消声,养精蓄锐,以待敌人疲困,避开敌人的锋芒,与它进行持久作战,不可速战速决。这种“持久”作战的方针,虽然在战争实践中,前人曾经多次使用并且获得成功,例如,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的初期,赵将廉颇抵御秦军;三国时期,司马懿抗击诸葛亮等都是。但把这些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载于兵书,可以说当自李靖始。至少也可说,这是对《孙子》“少则能逃之”的发展。
2.在战术上有不少新的创见。在《卫公兵法》中卷《部伍营阵》中,有不少新的创见,其中特别是“七军六花阵”,各军阵形以及各队阵形,在军以下的战斗队形,基本上采用楔形队形,即《孙膑·十阵》中的“锥形之阵”。锥形之阵是一种进攻的队形,便于突破、分割敌人阵势。在此之前,进攻一般是采用方阵。李靖把“锥形之阵”用作经常的战斗队形,这可说是个创举。同时,也说明他在战斗中,勇于对敌进行突破与分割。
《卫公兵法》首创纵队战术的理论:“诸贼徒恃险固,阻山布阵,不得横列,兵士分离,宜为竖阵。其阵法:弩手、弓手与战锋相间引前,即按一队弩手、一队弓手、一队战锋,然后又是一队弩手、一队弓手、一队战锋的顺序依次行进,两驻队两边相翊,即掩护侧翼。布列既定,……闻鼓声发,诸军弩手、弓手及战锋队,各令人捉马,一时笼枪大叫齐人……”。这种特殊的众兵作战形式,比较容易指挥,能更好地为指挥官所掌握,并且能更迅速地运动,它比横队易于保持秩序,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采取各种办法使用各部分兵力。
《卫公兵法》还创立了逐次抵抗、交相掩护的撤退方法:“诸军马被贼围绕,抽拔须设方针:一时齐拔,贼即逐背挥戈,因此必败。其兵共贼相持(即与敌接触的部队),事须抽拔者,即须隔一队抽一队,所抽之队去旧队百步以下,遂便立队,令持戈、枪、刀、棒并弓弩等,张施待贼。张施了,即抽前队(撤出前面的部队),如贼来逼,所张弓弩等人即放箭奋击。如其贼止不来,其所抽队便过(通过掩护阵地)向前百步以下,遂便准前立队(照前述方法摆开阵势),张施弓弩等待贼,既张施讫,准前抽前队,隔次立阵,即免被贼奔蹙。”这种逐次抵抗、交相掩护撤退方法,至今仍在采用。李靖在一千多年前就创立了这种战法,确实难能可贵。
此外,书中的“行军统行法”、“方阵行列”与行军警戒、驻军警戒等均极严密,足为后世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