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天人三策(节选)》原文、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5 10:47:46 我要投稿!
天人三策(节选)[西汉]董仲舒
原文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立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皆强勉之谓也。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于骨髓,故王道虽微缺而筦弦之声未衰也。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也。
(选自《国学名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注释
发:用。
情性:情况和本质。
及:达到。
案:通“按”,审查、研求。
相与:相互之间的关系,相关联的所在。
伤败:国家出现天灾人祸或动乱挫折。
亡:通“无”。
强勉:努力、勉励。
知,同“智”,智慧。
行道:遵循“天命”治理国家。
还至:很快恢复到原来国家强盛的局面。
还,迅速。
至,极、最。
《诗》:指《诗经》。
夙夜匪解:朝夕不懈、毫不懈怠。
《书》:即《尚书》。
茂:奋勉,努力。
繇:通“由”,从、自。
没:通“殁”,去世。
皆:都,全。
雅:正,是“言王政之所由兴废的”作品,政事有大、小,故有大雅、小雅之分。
颂:颂扬帝王的“盛德”。
著:显著。
和:各种乐音相互重叠。
臧,通“藏”,深入的意思。
筦:古时的一种乐器。
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舜为其部落领袖。
《韶》:乐名。
作者简介
董仲舒(前 179—前 104),广川郡(今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曾任国相,后辞职回家。此后在家著书,但仍然受到汉武帝的重视,朝廷每逢大事,汉武帝就会让使者及廷尉去询问他的意见。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译文
陛下您用圣德之音,下达英明的诏书,希望明晰“天命”的奥妙、国家的情势、治国所应遵循的规律。这些都不是我这样愚钝的臣子所能回答得了的。
微臣认真研究《春秋》所记载的、历代前朝所发生的事情,观察、分析天命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感到十分畏惧。每当国家将要出现有悖天命的弊政,上天总是先把自然灾害降临到世间,以警告那些违反治国之道的君主;如果他们不懂得这是上天的惩戒而看不到自己的过错,上天就会再次出现怪异的天象使他们感到惊惧;如果他们还不能认识这种变化的危险性,那国家的动乱和危难就真的来到了。由此可以看出上天是以仁爱之心对待君主并希望他们检点自己的行为、制止国家可能出现的动乱。除了那些真正的无道君主,上天都要扶持他们并且用各种办法保护他们,使他们顺利地治理自己的国家。而要想得到上天的保佑,君主就要奋勉自持,恪守正确的治国之道。用这种态度去研究学问,就会见闻广博且更加聪明;用这种态度去治理国家,就会使自己的德行声名远播,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这些都是能够使国家迅速恢复强盛局面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诗经》说:“从早到晚,不敢懈怠。”《虞书》说:“努力啊!努力啊!”这些都是劝诫人们自强不息的话语。
所谓“道”,就是君主应当遵循的治理国家的基本规律,仁、义、礼、乐都是“道”得以实现的工具。那些道德高尚的君主去世以后,其子孙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长久安宁地治理着国家,这些都是运用礼乐教育、感化百姓的结果。君主未制作歌颂自己的音乐之前,总是选择前代帝王音乐中那些适于当代的作品,对百姓进行鞭辟入里的教育。如果这种教育起不到入情入理的作用,不能像“雅颂之乐”那样歌颂君主的盛德,那么君主(就要)在成就大业之后亲自制作音乐,这是他们在用音乐歌颂自己的盛德。所谓音乐,是用来改变民风民俗的,用音乐去改变民风民俗是简易可行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虽然乐曲的声音是从各种乐器中演奏出来的,但它却来源于感情,通过肌肤深入到骨髓(即使思想受到刻骨铭心的教化)。所以有的时候,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虽然有些偏差,但宣传君主盛德的管弦之音却没有衰败。舜为政治国的年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可是流传下来的乐颂依旧存在,所以,孔子在齐国还能听到歌颂君主盛德的《韶》乐。
赏析
董仲舒是这次接受策问的贤良之首。他将儒家思相与阴阳五行及当时的崇天神学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董氏理论。在回答武帝提出的三道策问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第一道策问中,天人关系是一个重点问题。董仲舒认为,天关怀人君,时时观察他们的作为,如果积善累德,就会降下祥瑞,加以鼓励;如有失道之处,便以灾害来谴告,以怪异来警惧,以促其改正。只要不是大无道之君,上天总要“扶持而全安之”,只有不知改悔的,才会让他垮台。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最终为武帝接受,并在汉代和整个中国政治史、学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