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闻邓铁香鸿胪安南画界撤还却寄》原文+鉴赏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1-30 14:19:20 我要投稿!
山河尺寸堪伤痛,鳞介冠裳孰少多?杜牧罪言犹未得,贾生痛哭竟如何!更无十万横磨剑,畴唱三千敕勒歌?便欲板舆长奉母,似闻沧海有惊波。
【鉴赏】
清光绪十年(1884),法帝国主义侵占安南(越南),引起了中法战争。当时任鸿胪寺卿的邓铁香,竭力主战,事实上中国在战争中也非战败国。然而清政府却派李鸿章于光绪十一年 (1885)在天津与法国议和,承认法国侵占安南,并派邓铁香与法方勘定中越边界,画界中,尽管邓铁香据理力争,清政府却屈服于法方的压力,撤回邓铁香实行妥协让步。这个事件表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正步步深入。当时的爱国有识之士,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清政府的昏庸腐败,中国的岌岌可危。他们对时局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和愤慨。康有为此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作的。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句句紧扣时局,充满了愤激的爱国热情。首两句自然衔接,一气流转,直抒胸臆。对于爱国者来说,祖国山河,即使是寸土尺地的丧失,也会使人感到切肤之痛。帝国主义侵占安南,这是打开中国的屏障,对中国的直接威胁与侵略,怎么能认为无关紧要呢?“鳞介冠裳”一语,借用了西汉贾捐之建议元帝放弃珠厓的故事,扬雄《法言》肯定贾捐之的意见,认为不值得以“鳞介(南海化外之民)易我冠裳(中华礼仪之邦)。”本诗作者却认为在帝国主义侵略面前,这种看法是迂腐之见,也是妥协投降、丧权辱国的一种借口。诗的中间两联,对时局展开激烈批评,表示极大愤慨。作者认为,当时的有识之士,包括邓铁香和作者自己,都曾发出振兴民族、奋发图强的呼号,正如唐代杜牧作《罪言》一文,提出削平藩镇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的建议,汉代贾谊向文帝上书陈政事,痛哭流涕,指出当时政治和经济上存在的严重危机。但是他们的建议,都未被统治者采纳,终于无可奈何。革新内政的要求,既未能实现,那么,抗御外侮的行动总该有吧,结果是,清朝统治者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不敢言战,而实行屈膝投降政策。十万横磨之剑,三千敕勒之歌,这些面对强敌发出的豪言壮语和慷慨悲歌,历史上曾经有过,但是现在看不到了。“更无”和“畴唱”二语,前后呼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丧,国家危于累卵的痛惜和焦急心情。但是作者当时毕竟是一介书生,“手无斧柯,奈龟山何”。所以他也曾想过,避开现实矛盾,回家奉养老母。可是矛盾是不能避开的,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又使他预感到帝国主义来自海上的侵略,绝不会终止,更大的民族灾难还在后头,沧海还会惊波再起。这样他就不得不振奋精神,唤起国人,力求走变法图强之路了。
本诗在格律、用语和情调上并未离开旧体诗的规范,而且它还是一首相当工整的七言律诗。但是,由于它密切结合现实,感情激昂充沛,真挚自然,诗的形象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触到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牵动人心的重要问题,这样就使旧体诗歌表现出一种迥异往昔的色彩、风格和气派。它是旧体诗,又不同于传统的旧体诗。这正是近代诗歌,特别是近代许多爱国诗人的诗歌的特点。全诗多处用典,然而自然恰当,既使诗句更加凝练,又使诗境更加开拓,用旧事而一如新事展现眼前,使读者获得更丰富的感受和联想,这是旧诗用典的佳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