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录二)·海天龙战血玄黄》原文+鉴赏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潇潇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鉴赏】

诗人有感于帝国主义侵略中华,而清政府腐败无能,致使国势岌岌可危,遂以易水别燕丹的荆轲自况,着重表达了抗击外侮,誓死救国的壮志雄心。前一联总写动乱时局,直抒激烈壮怀。首句“海天龙战血玄黄”,出自《易经·乾卦上》: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是一种被神话了的大蛇。古人认为,潜龙入海,飞龙上天。由此,诗人化用《易经》成句,自然连类而及“海天”。“龙战”,旧称群雄互相争夺为“龙战”,此指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玄黄”,黑色和黄色;“血玄黄”,指死者凝血成暗红色。全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当时列强入侵,荼毒生灵,尸横遍野,血流满地的社会现实,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的滔天罪行。次句“披发长歌览大荒”,语本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披发下大荒。”“披发”,头发散乱,此处形容悲愤已极的样子。“大荒”,广野,此指神州大地。全句将旧典翻新,生动逼真地写出了诗人面对祖国的危亡,眼望神州的浮沉,不禁悲愤交集,长歌当哭。寥寥七字,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关心国事,忧虑时局,义愤填膺,仰天长啸的爱国知识分子形象,读来如见如闻,感人至深。

后一联描写离别场景,自示心志高洁。从诗意来看,作者此次之行是由苏州河(又名吴淞江)乘船去上海,启程的时间应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易水潇潇人去也”一句,是借用历史故事写眼前壮别场面。据《战国策·燕策》载:卫人荆轲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后甘为太子丹去行刺秦王。将赴秦,太子丹与众宾客身着白衣白帽送别于易水之上。荆轲慷慨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示了义无反顾,以死报燕的决心。诗人在此用典,虚写了当时秋风凛冽、江水生寒的情景,渲染了爱国志士长歌而别的悲壮气氛,可谓虚中有实。这句诗内涵丰富,启人联想。一个“也”字,感慨深沉,具见别情。末句“一天明月白如霜”,在字面上是实写别时夜空景色:月光明亮,洁白如霜。在内蕴上,这句诗却实中有虚,寄意深远。霜色洁白,古人喜欢用它来象征人的品质高洁,如陆机《文赋》:“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古人还称高洁的节操为霜操,如《南齐书·沈麟士传》:“元嘉以来,聘召仍叠,玉质逾洁,霜操日严。”诗人在此也受到这种传统审美心理的影响,他以满天如霜的月色为寓托,来表明自己心地高洁,胸怀坦荡,今后一定要坚持反清反帝,决不中途变节。他的后半生虽然日渐消极颓唐,但并未完全忘却国事,其晚节终究是无愧的。就抒情旨趣而言,这句诗与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尾联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可谓异曲同工;不过,王诗结得直露,苏诗结得含蓄,似应比王诗略胜一筹。

从上述可以见出,此诗有两个突出的写作特点: 一是用典自然,新意叠出; 二是以景结情,余味曲包。同时,此诗境界高旷恢宏,格调悲壮豪放,这在苏曼殊凄婉哀艳、清轻绵邈的诗作中是别具风采的,读苏诗者不可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