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邠州》原文+鉴赏

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溪边白复红。一百里间香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鉴赏】

这是作者入甘省亲途中所作纪游诗之一。邠(bin)州,即今陕西省彬县,在西安市西北约二百五十里。境内山明水秀,颇多古迹,以全省最大、最完整的石窟寺大佛寺石窟最为著名。此诗描述了邠州春暖花开时节的秀美。诗中洋溢着盎然的春意,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露无遗。

人们常要问,最能体现春之所在的是什么?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陈亮说得好,“春在万花深处鸟声中”(《南歌子》)。此诗的起句即抓住这一特点,落笔写道:“棠梨树下鸟呼风”,春意扑面而至。“棠梨”,一称杜梨,多年生落叶乔木。棠梨树应变能力极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各地野生极多。树开白花,阳春之时,繁花满枝,煞是喜人。句中作者言鸟在树下呼和着春风,是日常习见的现象,却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生趣勃勃、鸟语花香的景象,显得朴实而亲切。若非细心体味景物的特点,是不会于寻常之处显见出作者的匠心的。接下来的一句:“桃李溪边白复红”,向我们展示了更为浓郁的春意。红的桃花,白的李花,都是春天里普通的花。诗句利用这两种普通春花色彩的更替,一方面描绘了桃李争春,各不甘弱的春色,另一方面暗示了作者在不断地行进。行进之中所见,一会儿是红花,一会儿是白花,真个是行行重行行,红花复白花。句中“复”字浑如脱口而出,毫无雕凿,却传神人化,兼顾了含意的两个方面。

“一百里间香似海”,充分体现了春天是花的海洋,春天是花的世界。句中的“一百里”,并非确指,按常理推之,当是作者一天的行程的概略估计。如果说前句是暗示作者在不断地行进,此句则明白地说出了这层意思。一个官宦出身的贵公子,经过一天的鞍马劳顿,毫无疲惫之感流露于字里行间,是何原因?答案非常清楚,是无边的花海散发出的芬芳,如甘美的醇酒令作者陶醉,旅途的疲劳消失在花间林下,消失在春天引起的亢奋之中。

诗的末句“孤城掩映万花中”,承上句的“香似海”。经过一天的驱驰,离邠州城已是很远。作者驻马回首,眺望来路,但见桃红李白,无处不是盛开的鲜花,邠州城楼为鲜花所簇拥,所包围。“香似海”,自然花也似海。无数的鲜花掩映着城楼,使之如大海汪洋中的一座孤岛。城孤更显花之盛开,万花盛开而愈见城之孤立。作者用一个“孤”字,突出了春意的浓郁,突出了鲜花的繁盛,可谓是状物传神,夸张而不失真切,给人以美的感受。

作者这首七言绝句,热情地赞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中表现出诗人优美、健康的感情。今天读来,无疑会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就其艺术特点而论,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全诗语言清新,不加雕饰,是最大的特点。诗中没有一个典故,没有一个冷僻词汇,读来明白如话,但却表现出大自然盎然的生机,描画出春光的秀美。李白对诗歌的创作有一个原则,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书赠江夏太守韦良宰》)。此诗实践了这一原则,是作者善于观察,认真体验生活的结果。另一方面,虽说此诗在炼字上下了一些工夫,如文中提到过的“复”、“孤”等,却忽略了谋篇的精练。刘勰云: “文约为美。” (《文心雕龙·铭箴》)就是说诗文当以精练简要为佳作。若此诗改为五言绝句,照样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树下鸟呼风,桃李白复红。百里香海间,孤城万花中。陆放翁晚年有回忆成都生活时所作《梅花绝句》一首,作者此诗与其意境相似,则陆诗无一赘言。录后以兹比较: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