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游月陂》原文及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5-26 17:44:48 我要投稿!
游月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程颢,卷二《春日偶成》已介绍。程颢长期生活在洛阳,月陂为洛阳著名风景区。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记载,隋时“洛水在(洛阳)县西南三里,西自苑内上阳之南弥漫东流,宇文恺筑斜堤束令东北流。当水冲,捺堰九折,形如偃月,谓之月陂”。
首联扣题写游月陂。起句在月陂的大堤上四处散步,次句写在月陂的北面还有座高耸云空的百尺高台。按理说“百尺台”并不算高,但是如果仰望,也会让人产生百尺台高耸云空的感觉。再说周围都是水面与大堤,只有百尺台拔地而起,也会显得特别高。“百尺台”是观览的地方,则诗人登上百尺台观赏月陂美景也在情理之中。这两句诗为中间四句写景做了准备。
颔联写游月陂的时间已到了秋凉季节。三句写万物都已随秋天的冷空气而改变,需要注意的是诗中并未着意写秋天的萧瑟景象,诗人晚游月陂当然也不是为了欣赏萧瑟景象的。四句写为了抵御晚凉,我们还特地开了一樽美酒,显然诗人还是很惬意的。“樽”为古代盛酒器,有实物高约30厘米,上下直径约20厘米,中间直径约30厘米,可见容量还不小。
颈联写秋夜的美景。五句写所见之水心云影,六句写所闻之林下泉声。所不同的是诗人特别强调只有在“闲”与“静”的情况下才能见到“水心云影”,听到“林下泉声”。应当说“水心云影”与“林下泉声”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如果你没有闲情逸致,不来游月陂,或者来游月陂志在喝酒,志在与朋友交往,静不下心来观赏秋声秋色,则你仍然见不到“水心云影”,听不到“林下泉声”。
尾联表示要我行我素,超然物外。七句写世事变化无常,都不值得计较。为了证明这一点,末句写只要遇到佳节,“我”都会与朋友相约,陪他们重游月陂。
此诗富有理性色彩,刘禹锡《秋词》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是此诗从理性出发,不但没有写秋天的衰飒景象,没有抒发悲秋的情感,相反还写了秋夜的美丽,说出能见到秋夜的美丽的原因,还表示要重游月陂。同众多的悲秋诗相比,此诗所写颇有新意,看来诗歌也不能完全排斥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