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常《咏华清宫》原文、赏析、思想感情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5-30 15:51:46 我要投稿!
咏华清宫
杜常
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杜常,生卒年不详,字正甫,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神宗元丰三年(1080)以太常寺官权遣陕西秦、凤等路提点刑狱公事,徽宗崇宁中拜工部尚书。后以龙图阁学士身份知河阳军。《全宋诗》录其诗四卷又一句。此诗一作王建作,王建集无此诗,王建宫词名气大,当系附会。
《咏华清宫》,《宋诗纪事》卷二十九作《题华清宫》,前两句作“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保存了较为原始的面貌,而《千家诗》通行本作“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不符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也与后两句相矛盾。因为“晓风残月”是柳永词《雨霖铃》中的名句,又与“西风急”重用“风”字,而且“晓风”与“西风”不协调。显然诗题与诗句均为后人所改。“华清宫”,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面的临潼区骊山北麓,温泉资源丰富,秦始皇已在此建造宫殿,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诏令在此修建汤泉宫。玄宗天宝六载(747)更明为华清宫。
前两句写作者于元丰三年(1080)九月,以太常寺官权遣陕西秦、凤等路提点刑狱公事,途经骊山特地去游览前朝名胜华清宫。“程”指古代驿站(或邮亭等)之间的道路,“十六程”就是指经过了16段这样的路程。首句写诗人离别家乡河南一路西行到陕西任职,次句写清晨,诗人就披星戴月地来游览华清宫了,可见诗人的心情是多么迫切。
后两句写诗人游览华清宫所见所闻所感。“朝元阁”在华清宫内,是华清宫的主要建筑,唐人权德舆《朝元阁》诗描写了它当年的盛况:“缭垣复道上层宵,十月离宫万国朝。”而诗人所感受到的却是一派衰败的景象:凄厉的西风,吹动着高高的白杨树,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纷纷飘零。这使我们想起《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中“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所描写的意境。诗中的“雨声”在这里形容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
这首诗的好处是通过华清宫的变化,写出了一个朝代由盛而衰,直至灭亡的过程。这首诗也写了诗人心情的变化,一开始诗人怀着种种遐想,迫不及待地赶着去拜访华清宫,而等到他亲临现场,发现到处都是西风落叶的衰败景象以后,内心充满失望情绪也就不言而喻了。本诗仅作客观描写,未作任何主观评价。从华清宫的变化中,我们应当吸取些什么历史教训,确实是值得人们深长思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