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答钟弱翁》原文、赏析、思想感情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6-01 09:10:47 我要投稿!
答钟弱翁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生平事迹不详,北宋末人。事见宋阮阅编撰之《诗话总龟后集》卷四十《神仙门》,所引蔡絛《西清诗话》)说:“钟弱翁帅平凉,一方士通谒,从牧童牵黄犊立于庭下。弱翁异之,指牧童曰:‘道人颇能赋此乎?’笑曰:‘不烦我语,是儿能之。’牧童乃操笔大书云:‘草铺衡野……’”钟弱翁,名傅,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他以书生被荐为兰州推官,哲宗绍圣年间因破西夏有功,历官至集贤殿修撰、龙图阁直学士。曾因虚报边功等原因,几次遭贬。
前两句写放牧。首句写牧草之丰美。“铺”与“弄”相对,为动词,说明草长得很茂密。“横野”指广阔的原野,“横”形容草原的宽度。“草铺横野”指绿草铺满了广阔的原野。“六七里”形容草原的长度,可见草原既宽广又遥远。次句写牧童之快乐。“弄”指吹奏,“笛弄”指吹奏笛子。此处称“笛弄”而非“弄笛”,是因为格律的需要。“三四声”形容晚风断断续续送来笛声,有风时能听到,无风时就听不到。吹笛子是形容牧童放牧生活的传统意象,如本卷所收雷震《村晚》诗的后两句:“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将有关的诗联系在一起读,会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后两句写牧童放牧归来的生活。第三句写牧童放牧归来后饱餐一顿就无所事事了,末句写牧童剩下来要做的就是睡觉,甚至连身上的蓑衣都懒得一脱。如此则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也就可想而知了。“蓑衣”是用棕叶或稻草编制的可以防雨防脏的衣服。
此诗是写给边帅钟弱翁的。诗中所描写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放牧生活正好与边帅钟弱翁所过的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生活在官场之外的某些知识分子的生活追求。这首诗将牧童生活写得如此悠闲自在,显然有理想化的成分,但是诗歌所描写的生活内容却来自实际生活,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