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创新 作文1500字

远离了喧闹的城市中心,甩开了身后那快闪的聚光灯,他疾步走出了颁奖礼会场,头也不回,留下无数记者在身后热烈地讨论。这位史上最年轻的“全球最具价值VCR"获奖者,此刻却成为了一个谜……

他来到了陵园。这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看看他的墓碑,抚摸着碑上那苍老而又孤寂的容颜,他一阵落寞与愧疚,寒风凛冽,让他的手都不自觉地颤了颤,他好像错过了黄昏,也好像错过了时光,唯一还好的,一切都不算太晚。他埋着头,眼眶酸胀,他担着自己的悔恨,想埋进泥土,想捻入尘埃。

这里是沔阳。每天,都能看到一个人担着皮箱,穿梭于各个角落。

“老赵,又去演出啊?“?

“是啊,这年头,钱不好赚,孙儿还得吃饭呢"。语气淡淡,怀着无奈与希冀。

夕阳落下,夜幕降临。耳边鼓声响起,却恍如昨日之歌,今日难再唱出那般滋味……

三十年前,老赵靠祖辈相传,得一传统技艺,手上那一支操作杆,那一只皮箱,使他远近闻名。他时常抚摸那杆,擦拭那皮影,就像他多年养育的孩子。一曲《竹枝词》,他唱,她听。竟也来去生情。她是他最忠实的观众,无论秋冬。世人当时还曾玩笑道:“老赵,你这媳妇可是皮影帮你讨回来的!”老赵每次都笑而不语,从此对皮影更疼爱有加。后来结了婚,生活中也少不了一些磕绊,一曲《破镜重圆》也能使她欢心。老赵把这看作他与老伴共同的爱情见证,这皮影,也伴随着他们度过了几载春秋。

可这,当有一天,这皮影,却在角落,落了灰,好似那老赵的爱情也如这曲音,飘散而去。老伴走了,留下他与皮箱。这么多年过去,岁月已让爱情发酵,老赵一个人坐在床头,看着那老伴的照片,角落的皮影。他似乎从此与这个世界隔离了,他仿佛成为了空气中尘埃的一部分,飘然孤独。从此,沔阳难赏老赵的皮影。不过,作为他们爱情的延续,他们的儿子小赵从小习皮影,练基本功。听着父亲对皮影的痴迷,学着那“阿堵传来神毕肖,果然皮里有春秋”小赵日复一日地练着,望这曲音,能余音绕梁,伴着父亲

只可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皮影戏也大不如前。那皮影戏的时代也早已湮灭在历史中。在这小镇,人们要生存,可没钱怎么行。老赵家的皮影戏得不到人们的欣赏。这街头的技艺也快无人问津。已近中年的小赵越来越觉得钱难赚,就寻思着放下皮影,重新觅一活来养活一家人。老赵听了,勃然大怒。“这皮影!是我们赵家祖传的手艺,怎么能说丢就丢?”小赵好话说尽,老赵仍执拗不改。小赵从此放下皮影,在小镇上做些杂活儿来养活一家老小。虽然嘴上不提,可老赵与小赵却也开始慢慢疏离……

这年,阿海才三岁,虽然小赵不再碰那皮箱,爷爷可还是非常宝贝那些小人。每次阿海无聊时,总喜欢拨弄爷爷的皮影玩,可爷爷每次都不让他碰,每天还得小心翼翼地擦拭几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阿公,为什么这么宝贝这些小人呢"?,“阿海啊,阿公告诉你,这可不是什么小人,这可是咱们赵家祖传的皮影戏呀!这皮影可是西汉时就有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可是啊。唉——现在,你那不争气的爹也放下了它,阿公也只有你了,这皮影可千万不能断啊!"阿海望着阿公,心里虽然疑惑,但也点了点头,每天,都会听到阿公讲的关于皮影戏的许多故事,而阿海也开始慢慢拿起了操作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去,阿海长大了,爷爷老了,皮影戏己渐渐被人们遗忘。可是,爷爷还会拿着那些宝贝,每天对着它们念叨,夕阳下的他显得格外温柔。小赵拿他没法,可眼瞅着现在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镇上的杂活也越来越难找。阿海小学快毕业了,家里又入不敷出,妻子也总与他抱怨对公公的不满,说他顽固不化。这家里也没几个闲钱,两人商量着不如把这皮箱卖了,正好补贴点家用。两人也准备着到城里打工。小赵去劝老赵“爹,现在家里这么困难,阿海也还要上学,这……皮影也没用了,现在村子里正有人收这些老玩意儿……不如——这皮箱——”“动我的皮箱?那就是动咱们老赵家的根!箱在人在!”这一吵两人不欢而散。安顿好了家里,小赵带着妻子离开。任凭阿海如何哭闹,却也只能忍痛离去,留下这爷孙俩在这小镇上。

“阿公,你这套已经过时了,别守着不放了!”长大了的阿海越来越排斥爷爷对皮影的痴迷。同学们都笑他说他家有个老古董。每天,这样的对话要发生许多遍。阿海大了,好像渐渐忘记了皮影戏带给他的快乐。他又一次和爷爷争吵后,赌气离开了家。过了好几天才回来,可到家后,爷爷变了,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悄然而去,阿海抓不住,只能任它流逝。爷爷开始自言自语,眼神空洞,只望着奶奶的照片,有时阿海叫他,他也不应。而那放着的皮箱,也早已落了灰,蜘蛛缠绕的网己撒满表面。可就在这样的时候,爸爸妈妈回来了,接他到城里去读书了。可他不知道,这成为了他永远的遗憾与愧疚。有一天,阿公,拿着那皮影,抱着那照片,阿海久久凝视着他,只是,难见他那欣喜的笑颜,他那像冰一样的脸永远凝结,这一天,是他与她相识的日子,也是,他的祭日。

或许将这个故事讲成他人的故事能减轻我的负罪感,能让我敢于面对当初那个因年少无知而让爷爷在孤独中去世的自我。但我也深知,我必须鼓起勇气来直面过去,直面我的罪过,如此或许爷爷的在天之灵能有或许那么一点点的释怀,如此我才能开始我新的路……

是的,我就叫阿海,生于沔阳。这里,是我的故乡,也是皮影的故乡,也是爷爷生长并长埋的地方。

我的爷爷是当年传统手艺的传承人,却被那二十一世纪的潮流所掩盖。小时候的我年少无知,不懂这门手艺的魅力。只是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侯,爷爷会拿出那些个小人们敲响鼓声,一齐而唱,顿时,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台词从爷爷嘴里吐出,那时的人们会齐声喝彩,为他欢呼,我也会在一旁手舞足蹈。那时,小伙伴们都怀着羡慕的眼神看着我,因为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精彩大戏,父亲也得爷爷的真传,努力学习皮影,成为当时在小镇上皮影戏的门面招牌。后来,奶奶逝世,爷爷不知为何也不再碰那皮影,只有父亲仍然担着皮箱在小镇上演出,每当这时,我都能看到爷爷嘴角的那一抹微笑,就像他当年看奶奶一样,目光幽远而深情。

可有一天,父亲放下了皮箱。我常看着爷爷在院子门外的路灯下,抽着一支旱烟,背影显得苍然而沉寂。“唉——”重重的叹息声响起,“阿海啊!咋这活儿竟也一天比一天难了,连你那不争气的爹也放下了它,阿公也只有你了……"时光荏苒,我快要上初中,家里也好像越来越难过,父母为了我只得外出打工。当时的我一面呼唤母亲,一面放声哭泣,望她能回头看我一眼,可,她终究头也不回地走了。他们真的走了,丢下我和爷爷。后来的事我已然忘却,只是记得那晚我哭了一整夜,直到天渐渐亮了,我哭累了,爷爷才抱着我睡去。

之后,爷爷为了我,竟然又重拾那皮箱。虽然,我知道,每次他在镇上的表演也早已没有当年的盛况,反而日渐衰落。虽然他能玩弄老赵家祖传的“掌签”技艺。虽然,他有这皮影的活招牌。可是,已没有人来捧他的场了。爷爷终是老了,这皮影,也终是老了……

后来,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手机,安上了电视。那些皮影戏的时代早己随尘埃散去,不留一丝痕迹——只有爷爷,每天,把弄着这皮影,小心擦拭,还自言自语。也有时,他会神秘秘地望着他最心爱的皮影,到外面一个人他走过那些曾经演出的地方,时而喜笑颜开,时而怒目瞋视,又时而沉默不语。大家都说他疯了,可我,也只能自己无奈叹息。同学们都笑我,说我家有个老古董,冥顽不灵,守着老一套不放。我每次不能反驳什么,只能羞愧地低下头。我再一次给爷爷说,“阿公,家里的电视可比这个好看多了!丰富又有趣,别再守着这皮影了,没用的!”爷爷听了,勃然大怒:“简直胡扯,电视上演的和手里拿的是一样的吗?这皮影,可还是当年周总理接见外宾是演出的呢?能一样吗?”最后,我忍受不了爷爷的固执,竟甩门而去。正值放暑假,遇上几个同学,三两成群,到城里去玩了几天才回家。回家时,竟看见爸爸妈妈,那担心的目光饱含无限温情。而爷爷坐在床头只望了我一眼,表情死寂,像那冬天的寒风刮过,冰冷刺骨。爷爷好像变了,我说不出,道不明,只看见他那爱不释手的皮影不见了,那平常神秘的爷爷不见了。每天,他话也不说几句,没事就看着奶奶的照片发呆。最后,爸爸妈妈带走了我,带我去了城里,去了没有了爷爷陪伴的地方。却也没有皮影的地方。可有一天,小镇的电话打来。我们急忙地赶回家,却看着他,拿着他心爱的皮影,抱着奶奶的照片,脸色孤漠,那皱着的眉头难以化开他的忧愁。他走了,带着他心爱的宝贝走了。

离开了那座小镇,外面的一切都好像不属于我,我仅仅是来自远方小镇一个毫无背景的山村的小孩,无依无靠。我不喜与人交流,怕他们识得我那背后的孤陋寡闻,不与他们为伍,我开始变得孤独,每天一个人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身边的人开始不理解我,老师也为我的孤僻而担心,而我只觉漂泊无所依。

就这样,我踏上了去大学的路。一天下午,我独自一人走出校园,走到那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偶然进入了一条老街,街道两旁摆着各种稀奇好玩的玩意儿。我竟被这条街吸引了,好像那家乡的集市街道。热闹的人群中,忽听一阵哄笑,我循声而去,看见一群活泼的孩子围着一个做糖画的老手艺人,一个孩子拿着糖画,啜着嘴,吃得正欢,转头对身旁的一个老人说“阿公,真好吃……““阿公,真好吃……”这声音如同梦魇环绕着我,束缚着我,那笑颜刺伤了我,仿佛回到那年,那个小镇……

“哇”的一声大哭,远处的爷爷无奈地叹了口气,抱着我开始哄我,又拿出他的当家玩意儿。可这次,任凭他怎么哄,我都不听,只一个劲地哭,爷爷没法,只得抱着我,到镇上的集市。到了集市,我顿时被集市上的一群新鲜稀奇玩意吸引,止住哭声,兴奋地手舞足蹈要那些新奇玩具来玩,爷爷含着笑,逗着我。那天,我从未如此开心过。爷爷牵着我,来到一条古老的街道,那里有许多孩子正围作一团开心地嬉戏。中间是一位老爷爷,面前摆着一个圆盘,盘内盛着棕黄色黏稠液体,此刻,他正用一个勺子舀着它,浇在白板上,用他那灵巧的手,勾勒出线条轮廊,一个小人己初见其形,然后用刀篆修饰边缘,中间上色,冷却,最后用竹签支撑。一个惟妙惟肖的小人出现在眼前,好似那爷爷箱内的皮影人。我兴奋地告诉爷爷,“阿公,我要那个,我要那个……”吃着那小人,蜜糖融化入心底,“爷爷,真好吃……”但看它逐渐变小,我又不免一阵悲伤,爷爷看着我变化的表情,笑着对我说:“阿海啊,这皮影就像这小人,如果它融化了,甚至消失了,你会伤心吗?‘’我只呆呆地点了点头,“阿海,所以啊!这皮影戏必须传下去啊!”——我好像忘了这句承诺,就像忘记那些皮影戏带给我的欢乐一样。

我回到沔阳,街上己不见当年的景象,更难觅皮影戏的身影。路过小镇,见到了一些老人——那些与爷爷同辈的人。“阿海啊,这么久没见,长这么大了啊。老赵当年最疼的可就是你了啊!你不知道啊,当年你和老赵吵架离家出走,老赵可急坏了啊,你爸妈也赶回来找你,怪老赵整天抱着那皮影,没把你看好,还让你离家出走。唉,都那么大把年纪了……”“轰”的一声,我的大脑一片空白,那天,当时我忽略的细节全部一下子涌入我的脑海里。爷爷看着我那空洞的双眼,手抚摸着膝盖的动作,还有那眼神……我飞奔回家,找遍房间,在床底翻出那只上了年头的皮箱,找出里面的皮影,我的不理解,父母的埋怨,爷爷的孤独像一根根刺针一样戳着我的心,使我节节败退。那童年的,美好的,我和爷爷,还有皮影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仿佛一帧帧电影情节在我大脑中放映,挥之不去。却也让我难受地不能自抑。那一晚,我抱着皮影痛哭了一整晚,为爷爷,也为自己。

所以,我决定,为爷爷做一点事,留下爷爷的皮影,留下老赵家的皮影,更留下我们共同的皮影。

可如今的皮影,哪有当年的繁华?再好的皮影戏也没人来欣赏。这皮影该用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于是,我拿起那皮箱,联合家乡的手艺人和当时传统文化的研究者,讨论皮影戏的演出模式。我走街串巷,拍摄短片,皮影戏通过电影展现情节桥段展示给大众,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并成功入围“全球最具VCR”大奖。

音乐响起,帷幕拉开。银幕上一个个活泼的小人在跳跃,在舞动……仿佛被赋予了新的活力。鼓声敲响,那台词、那戏声,一切都是那熟悉的味道。通过银幕、电影的方式展示的皮影大众更感兴趣,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重拾。音乐声渐息,银幕上最后出现几行字:

“谨以此片献给皮影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我的爷爷”

“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起舞百万兵”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