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读后感1500字
作者:李小马 时间:2019-05-01 16:33:01 我要投稿!
【第1篇】
《读鲁迅,读时代》
在彷徨中呐喊,在迷惘中前行。
也许只有鲁迅先生能写出那时代的封建与进步人士的热情了吧。鲁迅先生的笔下,没有庸俗的情节,有的只是用他犀利的笔写下的带有匕首的故事,把那个时代所掩盖的,血淋淋的展现在我们眼前。只是这鲜血中有希望,有憧憬。鲁迅先生的作品好像就是如此,在无尽的长路中找到方向。
鲁迅先生的思想是深邃的,他深邃的思想超越了世俗的隔板,带领人民痛苦的前进,即使会有满身鲜血。
最喜欢看鲁迅先生对人物的描写了,那描写如此的细致,细致中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深刻,那深刻中最多的便是嘲讽。有“豆腐西施”,美称的杨二嫂姿势如圆规,世俗中带着虚伪与尖锐。同鲁迅少年时的玩伴闰土也用一句“老爷”道出了他的贫困与悲哀。他变了,他不可能再是鲁迅先生的玩伴,他只是一个普通到可怜的农民。是什么使故人已变成了这模样?是时代,是那个时代,是那个充斥着封建思想的时代。
《药》与《明天》这两个作品是我看到之后最痛心的。因为那时代人们的愚昧,因为人们的愚昧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多么不该!人们在亲人死去后痛苦,不舍,不愿相信,可是难道在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真的不会去吃那血淋淋的馒头,他们真的不会去诊所找所谓何小仙了吗?答案一定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华夏民族当时的处境就是令人失望的这一点在《药》中表现的极为明显。鲁迅先生在这两个作品中用血来使我们铭记我们被封建所迫害的惨境。
再说说《野草》。我认为《野草》是没有小说与杂文那么充满讽刺的。它更多的好像是鲁迅先生的自白,鲁迅先生的思想。《希望》中“绝望只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让我们感到了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心中的希望。《影的告别》则写了“我”在黑暗中的无助,迷惘。“我”当然向往光明,但“我”却拥有不了光明,“我”只能被黑暗吞没,只能在黑暗中游走,只能与黑暗融合。这所写的不就是我们自己吗?我们绝对也会因某个事情的不顺意而失望,最后变为绝望,只是我们比影子要懂得重新站立,我们要在黑暗中找到通往光明的路,即使困难,即使独自一人。《雪》看起来是简单的描写,这其中也有深刻的表达,通过写南、北方的雪,鲁迅先生赞美了革命者的无私牺牲的伟大。革命者的精神、信念值得让后人学习一生。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可谓是一部相对于他的其它作品,较为轻松的一部了。《朝花夕拾》主要写了鲁迅先生儿时往事的回忆。鲁迅先生的家境是很殷实的,所以他的童年也不难看出很是无忧。《阿长与
鲁迅先生的犀利笔风也许在杂文中最可体现。这也许也是鲁迅先生杂文被喻以“匕首与投枪”的缘故吧。说实话,我并没有完全读懂鲁迅先生的杂文,只是《拿来主义》给我的影响很大。《拿来主义》中表达的便是我们不可一昧的等待别人的给予因为给予的并不一定都是有益的,我们要懂得拿来,因为拿来的才是新的,不管怎样,它是属于我们的。但拿来之人也是要勇敢、无私。
或许鲁迅先生写作的初衷便是拯救人们的思想,或许他的文笔过于犀利,可是也全是因为他想救中国的决心。我钦佩鲁迅先生,这样一个革命家。我喜欢他的文章,因为我可以从其中读出时代的悲哀与彷徨的呐喊。
【第2篇】
鲁迅的文章虽然在课本中收录了好些,初中也略读过考试大纲上的内容梗概,但终究没有花时间看。因为总觉得有些枯燥晦涩,所以总把它拒之门外。这些日子抽了点时间,泛泛地读了些他的小说。果然还是老味道:不顺的白话文夹杂着文言文,有时甚至会出现外语音译的词,仿佛夹生的米饭;乍一看完却似乎没看出他要表达的东西,好像囫囵吞了一口东西,却不知吃了什么;大都是围绕我所不熟悉的民国时期的黑暗社会、封建礼教的各种描写讽刺。但由于是假期,多了些时间去想,好歹也是想出来了点东西。
读到了鼎鼎大名的《狂人日记》,由短短的的十三节日记及前记构成,全篇都以一个似疯非疯的人的第一视角叙述。从疑惑和恐惧到得出将要被吃的结论后的推测和思考最后陷入自己也吃了人的纠结无助,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借“梦中人”之口说出了当时无奈的现状:“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反映了当时说真话的人反被冠以罪名的情况;借主人公之笔写下了那些不合理的仁义道德的真面目:“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看时只觉越看越快,文字时短时长,凸显“疯人”不稳定的情绪,行文中多为贴近生活的对话记录和主观的描写,使文章更像日记的形式。看完似乎还是得到了和看之前一样的结论:对封建礼教中的愚忠愚孝和对孩子们未来的担忧,但似乎多了一分对那个年代的气氛的感受,似乎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窒息的压抑和恐惧。
也有读到《风波》,通过对七斤嫂和村里其他人的态度变化讲述“皇帝坐了龙庭了”的传闻在村子引起的风波的起与落。从用筷子指着鼻子骂:“你这活死尸的囚徒!”和四处的躲避到恢复了往日的尊敬,体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心的冷漠与趋利避害性。文章充分体现出当时一般平民对“剪辫子”所代表的实质的不理解,只能畏畏缩缩的活在混乱交替的政治时局下,为“辫子”的有无担惊受怕。虽然形式上剪去了辫子,实质上封建的风气还在,七斤的女儿六斤还在裹脚,封建统治的阴霾还是“抵挡不住”。文章中还描写了赵七爷,一个有名望的虚伪的人,借以讽喻当时那些趋炎附势的“名人”们。篇幅也不长,叙述也简单,但处处充满了作者叹息和带有愤怒成分的讽喻。看完后仿佛感受到了那时普通人风声鹤唳的状态,体现他们生活的艰难和迷茫,生活在迷雾中却不愿意突破,而是躲在自己洞里为风吹草动一惊一乍。
看完,突然感觉自己十分幸运,生活在这个较为稳定和安定的时代。又不禁后怕,让一个满腹文采的学者忧愁的一遍又一遍呐喊,一遍又一遍花费笔墨描写的东西,究竟是怎样的可怕?答案不得而知。如今这些束缚与压迫都几近消失,对于传统,应把“鸦片”送到“药房”,吃掉有营养的“燕窝鱼翅”,或许才能让他舒展紧皱的眉头。
【第3篇】
今天,打开自己一直放在桌前的鲁迅的作品,看着看着很想写些关于我所景仰的鲁迅先生的文字。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逝于上海,离开了这个让他大爱和大恨的世界。对于敌人,包括那些所谓的“爱国”人士来讲,这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从此不必再在精神层面上胆战心惊,不必再担心会受到鲁迅他老人家投枪、匕首的短距离攻击。而对与中国和所有的真爱国者来讲,我们失去的,是中国的脊梁,是新文化运动的榜样,是口诛笔伐不息战斗的先锋!
让敌人们失望的是,战斗并没有因为鲁迅先生的去逝而停止,“亲者痛、仇者快”的遐想并没有成为现实,更多的“鲁迅”继承了鲁迅的“风骨”,沿承了鲁迅的遗志,发扬了鲁迅的精神,拼搏着鲁迅未成的事业!
如今,我们生活在太平年代,而鲁迅精神也一直陪伴几代人的成长。秉灯夜读,仔细品位,鲁迅先生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首先,鲁迅先生的探索精神永远光芒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充满荆棘的,但也是充满探索和抗争的。
鲁迅从小家道坠落,寄食于亲戚;青年民国求学,孜孜不断地求索救国救民的好方法和好途径;投身新文化运动后,更是腹背受敌,颠沛流离;不可抗拒的的母亲包办婚姻,不可挽回的兄弟失和,不可救治的疾病……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种的遭遇,并没有让鲁迅灰心气馁,并没有让鲁迅放弃追求,他恨这一切剥削和压迫,恨一切不合理的法则。
面对腐朽的文言,他敢于用白话文相抗衡,把几千年的冗杂和陈陋,一朝否决;面对自己求医救国的理想,他敢于正视,并从社会的种种现象中深刻认识到,人们思想的痼疾是无法用先进的医药救治的,于是,他弃医从文,开始了他永不停歇的战斗生涯;面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他依然“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对待敌人,鲁迅是从来都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的。救国救民,不断探索,鲁迅用一只笔描绘出所有的大爱大恨!
其次,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亘古长存
鲁迅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七十年后的今天,鲁迅精神仍然伴随着我们和所有的“敌人”抗争,只要有不平,这一抗争就永远不会停止。
我们生存的社会是个大杂货店,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样样俱全,歪门邪道歪风恶习比比皆是。而林子大了自然就什么鸟都有,那些所谓的“大家”们,所谓的“正义之师”们,那些在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对外敌“置之不理”甚至奴颜婢膝却对鲁迅先生进行无边无际攻击的主儿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镇定一下自己颤抖的身躯,对着鲁迅先生逝去的遗体抖擞神经、重整旗鼓,厚着脸皮大讲“人道主义”,而口中吐出的却只有肮脏和污秽。
而这时,更多更强的爱国人士,并没有沉湎于先生逝世的悲痛中,而是继承遗志,奋起抗争,“横眉冷对千夫指”,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中国内在的顽强和战斗力。鲁迅先生对敌人是永远不会妥协的,是永远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的。
《鲁迅批判》的作者李长之这样评价鲁迅:“新文化运动便有了最勇猛的战士,最妥实的保护人,中国国民也有了最严厉的监督,青年则有了不妥协、不退缩的榜样,而新文艺开了初期的最光彩的花。这重要不止在鲁迅,而且在中国!”
再次,鲁迅先生的人性光辉永不磨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鲁迅也是堂堂正正的一个人。于是那些所谓的“大家”们便使出牛鬼蛇神的伎俩,吹毛求疵,断章取义,不断的恶意抨击鲁迅,漫骂鲁迅,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近代文坛就有多少人靠批判鲁迅“发家致富”!
先是王朔等流对鲁迅先生的批判大奏奇效,人气彪升。后来自称中国上下五百年文坛前三名都非他莫属的李敖也一阵咬文嚼字,否认鲁迅的作品。那些有名没名咒骂鲁迅的,恐怕生在在鲁迅年代,就只能是人民的敌人了吧!
再看看鲁迅。李长之认真地阅读了鲁迅的作品,也从微观上对鲁迅做了一个批评者的评价:鲁迅的情感是病态的,“粗俗、枯燥、荒凉、黑暗、脆弱、多疑、善怒”,他还再三强调,“鲁迅在思想上是一偏的,不够一个思想家,没有一个思想家应有的清晰以及理论上建设的能力,没有哲学的幽深,在文艺上是一个诗人,在思想上却止于是一个战士,因而只能写出杂感,而不能写出长篇小说。”鲁迅批阅了原稿,寄给李长之近照,做初版的封面,又写了好几封信,补正所列的著作的时日。这些热心和赞同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具有的虚怀若谷、宽厚待人的人格光辉,是实实在在的大家风范,而并不是一味的孤高自傲,或者象敌手指斥的那样猜忌刻薄!
正因如此,就在七十年来一些人不断“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考验下,就在无数人的误解和批判中,鲁迅先生的光辉形象才没有受到丝毫的动摇,相反,在国人心中,他的精神更为坚稳,更为发扬光大,他的人性光辉更加难以磨灭。
最后,鲁迅的匕首和投枪我们代代相传
今天,我们的文人们依然用鲁迅先生与黑暗斗争的武器,继续着我们的斗争。
面对社会的黑暗,面对官场的腐败,面对腐朽的陋习,面对不平的一切,我们前赴后继地拿起笔来,我们用杂文进行鞭挞、揭露,我们义无返顾不屈不挠地斗争。
当然,如今的杂文和斗争精神已经大不如鲁迅先生那般“横眉冷对”,有些甚至已经不是匕首和投枪,而是变成了塑料的充气锤,不痛不痒地打下去,没有一点回应,更有一些已经变得矫揉造作,不堪一击。但十分庆幸的是,我们还有很多敢于说真话,敢于和黑暗抗争的人,还能看到很多针砭时弊、毫不留情的匕首和投枪,看到它们的短距离攻击和所能取得的战绩!
只要这个社会还有不公平存在,还有黑暗的涡流,我们的匕首和投枪就永远都不会消失。
正象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和孔乙己等经典文学形象一样,鲁迅先生的匕首和投枪也会永远传承下去。
【第4篇】
偶尔翻阅《鲁迅全集》,方知以前所认识的只是鲁迅的冰山一角,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伟大我无法从所学过的课文《少年闰土》、《狂人日记》、《呐喊》、《祝福》、《药》中体会和感悟,犹如他所说的这些文章是别人“送来”的,而不是我用自己的头脑和思想“拿来”的,年少的我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斗争经验,不知社会的错综复杂、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和足够的理解力,混沌与蒙昧,经历了数十年被“呐喊”尚未觉醒,远远地看着伟人鲁迅,却无法更加真切地看清。
走近鲁迅、走进鲁迅,必须了解历史,了解鲁迅亲笔记载的历史。摆在我面前的《鲁迅全集》记载了那几十年动荡不安的社会,不是史学家的鲁迅以不带任何阶级情感的笔触更加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社会——人吃人的关系,也反映了伟人的心路历程,全面而真实,顿生肤浅与渺小之感。平视鲁迅,感受鲁迅的嘻笑怒骂,一个真实的鲁迅有血有肉地呈现在眼前,他所描述的社会以这种方式让我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和认识。
我终于知道我所需要的东西,在我将近四十年的人世生活中,就在这一天顿悟。所谓旅游、所谓看书、所谓刘兴雨、王小波…其实我迷茫已久,自大学毕业一直迷茫,也一直在苦苦寻求。旅游好民居、好山水、好久远,看书好哲学、好医学、好真实、好历史、好国家地理,直至今天《鲁迅全集》让我顿悟我之所需,我之所求,我需要一个历史——一个用年龄无法弥补的空缺,我需要一个真实的历史——一个不偏不倚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经济色彩的历史。乌镇,让我走近茅盾,走近茅盾所描述的社会;厦门,经济特区,让我切实地体会隔海守望的、一衣带水的台湾的兴衰发展,中台关系的晴雨,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一切都那么真实、那么自然;西安古都、山西大同、河南洛阳,让我走向盛唐,南京、北京那悠远静谧的会说话的胡同,庄严肃穆的大气的紫禁城,一把大火烧过的圆明园,让我穿越时空隧道般地感受中华繁荣与兴衰,骄傲与酸楚,这就是历史,真实的历史,无法更改和再来的历史,我喜欢这种真实,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历史,虽痛却醒着的历史。我喜欢厚重,喜欢深沉,喜欢向未知挑战,喜欢置身于厚重的无知之中,更喜欢探究年龄无法企及的过去时光,过去时光背后的秘密以及过去时光的真实。向未知挑战以表示生命的存在,向未知挑战以突显生命的价值。探究历史,寻求发展方向,把握未来,以今天为坐标原点,过去已成历史,虽痛却真实,无法更改,但未来之路充满变幻,充满机会,能否借鉴历史、借鉴中西发展之道,把自己的未来当成已知的历史,把活过的痕迹写进历史,成为厚重历史的一个分子,此生已足矣!待我走后的那一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一个真实的我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