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童年故事》读后感1000字

读《好小子—童年故事》有感

好小子?这孩子是个坏小子吧?这是我对主人公达尔的第一印象。

他会把死老鼠放进老太太的糖果罐里,他假装得了阑尾炎,他将山羊的粪放进姐夫的烟斗里……这一切似乎都证明达尔是个坏小子。但细细读来,只会让人会心一笑。

这本书整体并不繁琐。“自传是一个人写自己一生的书,这种书常常充满乏味的细节,这一本不是自传。我永远不会写自己的历史。”作者罗尔德·达尔如是说。

故事叙说了作者童年及少年时代的故事。在达尔的自传里只记录了那些滑稽的、让人痛苦的、叫人不愉快的,从而仍然栩栩如生地印在脑海中的事情。

这些回忆中,有流连于糖果店的美好记忆,也有挨打的难过记忆。

那些回忆中的美好,或许就是造就作者幽默、开朗性格的驱使动力吧。

在他九岁时,会和几个小伙伴天天在糖果店的小橱窗外面流连忘返。薄荷球糖、老式薄荷条纹糖、草莓糖、薄荷冰糖、酸味糖……看到这一段,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个画面:一群小孩子眼巴巴地看着橱窗里的糖果,却因为没有带钱,只能一饱眼福。“在1923年,兰达夫这家糖果店是我们生活的中心,它犹如一家酒馆之于一个酒鬼,一个教堂之于一位主教,没有了它,活着也没有意思了”这是九岁的达尔心中所想,糖果是他的梦想。那么我的呢?

貌似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天天想的是自己可以坐在零食山上,就在那坐着,一直一直吃……一直到天荒地老。现在想来,哎,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幼稚到家了。不过也正是有那样爱幻想的童年,我们才有那么美好的回忆。

整本书还记叙了作者美好的暑假生活。

作者一家人每年夏天不远万里从英国到达挪威。去看望外公外婆,去度假。他们在岛上晒太阳,去采集贝壳,去钓鱼,做一切一个孩子想做的事,让人羡慕。

读到这里总让我想起那些在外婆家的日子,我可以和外婆一起采茶叶,一起去小河边洗衣服……那些零碎的小事一直在我心底珍藏,成为我人生中的珍贵。

本文并不是全部描写快乐的回忆的,总有那些作者觉得很糟糕的回忆蹦出来。但是在作者幽默的笔下,也只是让读者轻轻皱下眉头。

比如一件让达尔深恶痛绝的事:挨打。

“我断定,你们一定会奇怪,在这本书里我为什么老是这样强调学校里打人的事,答案是我实在忍不住了”面对老师和高年级同学的伤害,作者总是胆战心惊。以致于作者在很久以后,在硬椅子上坐久了,心里还一直有砰砰直跳的难受感觉。本来是非常让人难过的事情,在达尔的笔下,却因为他活泼的思路,让我们只读到了小孩子的不理解和难过。

整本书读完,我对达尔的第一印象也有了改观:糖果店的老太太一直尖酸刻薄,调皮的他放死老鼠,只是为了吓吓她、达尔因为在寄宿制学校,他想家,所以装病,完全是一个九岁小孩子的正常行为、他往姐夫的烟斗里撒羊粪,是因为他认为姐夫破坏了他们家的和谐氛围,这只是一个小孩子的私心在作祟。现在的达尔在我心里是:勇敢的、善良的、调皮的。尽管他有一些不好的缺点,但是在读者眼中,那些是可爱的缺点。

书里达尔的那些愉快的、滑稽的、或是痛苦的故事看完了,我们对于自己童年的那些故事也回忆完了。看达尔的故事,我们得到的不仅是阅读的享受,也是自身对记忆倒带的享受。我们回忆的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童年,这是多么令人雀跃。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