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1500字

寻找属于自己的地坛

——读《我与地坛》有感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题记

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摇着轮椅,似乎是某种缘分与宿命,他邂逅了这座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他冥想,他写作,他的生命与地坛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于是,出现了无数的希望。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他的母亲是个好母亲,却注定是苦的母亲。她有一个不幸的儿子,她始终充分理解着儿子的倔强与脆弱,不敢与儿子多说话,怕碰到儿子的敏感处。

她每天无言地看着儿子摇车拐出小院时落寞的背影,自我安慰着,祈祷着儿子能够平安归来。

她的儿子,在地坛里想着为什么活;而他的母亲,局促地坐在躺椅上,站立不安,瞭望着儿子归来的方向,脚寻着车辙的印记走进地坛。夕阳下,留下一串急迫仓惶的脚印……

她温暖的母爱,悄悄地打动了万念俱灰的儿子,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地坛里,每一个生命都在以独一无二的姿态活着”

地坛,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是史铁生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那些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那一段段坍圮了的高墙与散落的玉砌雕栏,都是史铁生十五年的朋友

他常常坐在地坛的角落里,专心致志地想为何要活,也常常看到那些和他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来这个世上的小昆虫,微不足道,令人不屑一顾。

他见证着园子从开花到落叶,从抽芽到朽去。看着薄暮时分来园中散步的老夫妇,看着早晨那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高声歌唱,看着被命运捉弄的朋友日日来园中长跑,看着那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在树下捡小灯笼……他就像地坛,凝视着一个个努力活着的生命。

他明白了,世间万物都在追求生命的价值,从未因自己的渺小而销声匿迹,也从未因别人的不屑一顾而自卑。纵使生命只是昙花一现,也要留下最美好的瞬间。

地坛里,那一个个跃动的生命,独一无二,给予他希望。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他是多么不幸,在21岁那年命运剥夺了他的双腿,将他永远禁锢在轮椅上。他恐惧、仓惶、绝望,体会到了人生的痛楚,此时的他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徘徊,一边痛苦的思考,一边寻求着突围的出口。他日日夜夜坐在地坛里想着心事,看到了苦苦寻找了自己的母亲,看到了熟悉的朋友,还有那些来去匆匆的陌生人。

终于,他不再绝望。上帝拿去了他的双腿,却留下了他的手,他在地坛中写作,记录点点滴滴。他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地坛里。此时的地坛,不仅仅是一座园子,还是依靠,是信仰,是希望,是朋友,更是爱。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我想,这是属于史铁生的地坛,这座地坛是爱的化身。史铁生不仅仅坐在地坛里,地坛更是蕴藏在他的心中,成为希望之火。

史铁生与地坛,是深情,是感动,是希望。史铁生见证了地坛的变化,地坛也见证了史铁生的所有。

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坛,它一直在那里,在每个人心中。地坛里的回忆只适合收藏,不能说,却不能忘……

寻找,努力去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坛。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