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5-24 09:23:30 我要投稿!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分米、毫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 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小铁钉、曲别针、小刀、铅笔头、1分钱硬币、光碟片、电话卡、纽扣、直尺、卷尺等。每人一张长3分米、宽2分米的垫板。
教具: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一: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1、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情景图,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情景图内容,并提出问题:1毫米有多长呢?
2、 师问:谁知道1毫米有多长?还知道有关毫米的其他知识吗?凭借你的学习经验,你认为毫米是什么?(关注学生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及时给予评价。)
3、 师: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肯定能够找到答案。
活动二、估一估,量一量。
1、 估一估
请每组的同学迅速拿出准备的学具,先估一估每件物品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并互相说一说。
2、 量一量。
同学们估计的结果与每个物品的实际长度是不是接近?让我们动手量一量,验证以下吧。
组长组织轮换量每件物品的长度,并作好记录。
3、 揭示长度单位:毫米。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测量的每种物品的长度,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物品的长度是整厘米数;另一种是物品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称为大约几厘米或不足1厘米。
针对第二种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用厘米作单位,能不能得到这些物品的准确长度?怎么办?从而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毫米mm。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活动三:找毫米。
1、 感知毫米。
(1) 生在直尺上试找毫米。
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一找毫米,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小结:在直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 探索规律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直尺,数一数,想一想,还会发现有关毫米的哪些知识?思考之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
小结:板书:1厘米=10毫米。
(3) 感受毫米
① 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看一看有多长?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然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② 学生举例。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2、 用毫米量。
运用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测量活动二中没有量出准确结果的物品的长度,并说一说量的过程。关注学生个体对测量结果的不同读法。如:2cm7mm、27mm等。
3、 谈谈对毫米的感受。
活动四:找分米。
1、 揭示长度单位分米。
(1) 刚才我们在测量比较短的物品的长度时用到厘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其实在测量像垫板、数学书、课桌等比较长的物品时,还会用到分米这个长度单位。板书:分米dm.
(2) 教师测量学生手中的垫板,并板书:长3分米,宽2分米。
(3) 师:分米到底有多大?它与其它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动手量一量就知道了。
2、 在直尺上找分米,研究分米。
(1) 通过测量垫板的长和宽,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对分米的初步认识和发现。
(2) 班内汇报。
(3)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3、 感受分米。
(1) 借助直尺,手势比划1分米。
师:你的直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吗?
(2) 学生举例。
师: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 估一估:
我们的铅笔盒的长大约是( )分米。
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分米。
我们的课桌高大约是( )分米。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按一定顺序排列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四、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活动五:小小测量家。
(出示表格)在我们身边或周围选出喜欢的物品,在小组内估一估它们的长度,再量一量,记录员作好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最多。
设计意图:
1、 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教学起点的建立打好基础。
如随着“1毫米有多长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教师紧接着就问:“谁知道1毫米有多长?还知道有关毫米的其它知识吗?”虽然是简短的两句话,但挖掘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找准了知识的锲入点。也许学生对毫米的知识知道的很少,但教师仍旧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凭借你的学习经验,你认为毫米是什么?”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思想和方法。
2、 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如活动二中,在学生估一估、量一量之后,针对某些物品不能得到准确长度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用厘米作单位,能不能得到这些物品的准确长度?怎么办?”从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为单位的引入作好铺垫。
3、 留给学生较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造意识、合作意识。
如在认识毫米、分米的学习过程中,都是首先让学生借助直尺试着找一找、数一数,想一想,创造性地认识毫米、分米,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索空间和创造空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
4、 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通过量一量、学生举例、手势比划等具体操作,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