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散文·陈寿·张鲁传》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陈寿·张鲁传》原文鉴赏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1。祖父陵,客蜀2,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3,从受道者出五斗米4,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益州牧刘焉5,以鲁为督义司马6,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7,鲁遂袭修,杀之,恶其众8保焉死,子璋代立,以鲁不顺9,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10,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11,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12,多者为“治头大祭酒”13。皆教以诚信不欺诈14,有病自首其过15:大都与黄巾相似16。诸“祭酒”皆作义舍17,如今之亭传18,又置义米、肉19,悬于义舍20,行路者量腹取足21,若过多,鬼道辄病之22。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23。不置长吏24,皆以祭酒为治25。民夷便乐之26。雄据巴汉垂三十年27。

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民中郎将28,领汉宁太守29,通贡献而已30。民有地中得玉印者31,群下欲尊鲁为汉宁王32;鲁功曹巴西阎圃谏鲁曰 33:“汉川之民,户出十万34,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子35,则为桓、文36;次及窦融37,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38,势足斩断39,不烦于王40。愿且不称41,勿为祸先42。”鲁从之。韩遂、马超之乱43,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44。

建安二十年45,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46。至阳平关47,鲁欲举汉中降48,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据关坚守,太祖攻破之,遂入蜀。鲁闻阳平已陷,将稽颡49,圃又曰:“今以迫往50,功必轻。不如依杜護赴朴胡相拒51,然后委质52,功必多。”于是乃奔南山53,入巴中54。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55,鲁曰:“本欲归命国家56,而意未达57。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58。太祖入南郑,甚嘉之59;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60。鲁尽将家出61,太祖逆62,拜鲁镇南将军63,待以客礼,封阆中侯64,邑万户65。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为子彭祖娶鲁女。鲁薨66,谥曰原侯67。子富嗣68。

【注释】 1沛国丰:沛国,汉朝的一个王国,在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一带。丰,江苏省丰县。2蜀:今四川省中部地区。鹄鸣山:山名,在今四川崇庆县西北。3造作:捏造。道书:宣传道教教旨的书。惑:迷惑、煽动。4从受道者:跟他学道的人。5益州牧刘焉:东汉末年割据川、陕、云、贵部分地区的军阀。益州,今四川。牧,汉时对州部长官的通称。6督义司马:武官名。7汉中;郡名,辖今陕西省南部及湖北省西北部一带地区,治所在南郑。8众:军队。9不顺:不服从。10鬼道:事奉鬼的宗教,指“五斗米道”。11受本道:接受教内的训教。12部众:部下的士兵。13多者:指率领人数多的。14诚信:诚实守信义。15病:罪错。自道其过:自己坦白交代自己的过失。16大都:大概的情况。黄巾:东汉末年由张角等人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的组织也是采取宗教形式,起义者以黄巾裹头,故称“黄巾”。17作:建造。义舍:义务招待的场所。18亭传:古代设置在官道旁供邮传服务的驿站,亦可供行人歇脚。19义米、肉:免费供应的米和肉。20悬:置放。21量腹取足:按照饭量吃饱为止。22辄:就。病之:作祟困害他。23三原:原谅三次。24长吏:长官。25为治:管理公务。26民夷:指汉人和当地少数民族。便乐之:欢迎这些便利百姓的做法。27巴汉:川陕一带。垂:将近。28宠:这里是封的意思。29领:兼。30通贡献:指向朝廷献礼纳贡。31地中:从地底下。32群下:指张鲁的手下人。33功曹:主管选署功劳的官。34户出十万:户口超过十万家。35匡:辅佐。36桓文: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时期称雄中原的霸主。37次及:退一步如。窦融:东汉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字周公。新莽末为波水将军,后归刘玄;刘玄败亡后,他割据河西,称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后归刘秀,封安丰侯,仕大司空。38承制署置:奉命可以自设属官。39势足斩断:这里是势力可专断一方的意思。40烦:烦劳。41愿:希望。且:还是。称:称王。42勿为祸先:不要抢在前头招灾惹祸。43韩遂、马超:东汉末年割据陕甘一带的军阀。他们据凉州反对曹操,曹操率兵讨伐,平定凉州,二人被击败,韩遂被部将所杀,马超投归刘备。44关西:关,指函谷关。子午谷:陕西省西安市南面秦岭的一个谷口,是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45建安二十年(215年):建安为东汉献帝年号。二十年,公元215年。46散关: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是陕西和四川两省之间往来的要道。武都:古城名,在现甘肃省徽成县西。47阳平关:关名,今陕西省沔县西北。48举:将、把。49将:将要。稽颡:跪膝下拜,以额触地。是居丧时答拜宾客或请罪、投降时所行的跪拜礼。50迫往:被形势所迫而前往。51依:投向。杜(hu户):賨(cong丛)邑侯,东汉末年四川賨族的侯主。朴(fu浮)胡:巴七姓夷王。七姓夷是当时四川一带的几个少数民族。相拒:抵抗一阵子。52委质(zhi志):献礼称臣。质,通“贽”,古代初次见面时所拿的礼物。53南山:指陕西省南郑县南面的米仓山。54巴中:四川东北部地区。55悉:全部。56归令:投顺。57意未达:意愿没有实现。58封藏:封好藏好。59嘉:赞许。60慰喻:慰问说服。61尽将家出:将全家都带去。62逆:迎接。62拜:委任。镇南将军:官名。64阆中侯:爵位,食邑阆中。阆中,县名,今四川阆中县西。65邑万户:万户的租税由他征收享用。邑,食邑,采地。66薨(hong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67谥(shi市):古代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生前的事迹立的称号。68嗣:继承。

【今译】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县人。张鲁的祖父张陵,客居蜀中,在鹄鸣山中学道,撰写传播道教教旨的书,来迷惑百姓,跟他学道的人要出五斗米,所以世人称之为“米贼”。张绫死后,他的儿子张衡继续传道。张衡死后,张鲁又继续传道。益州刺史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率兵进攻汉中太守苏固,张鲁竟袭击张修,将张修杀死,夺取了他的军队。刘焉死后,刘焉的儿子刘璋代替父亲成为益州刺史,刘璋认为张鲁不顺从,就将张鲁的母亲和他的全家人都杀了。张鲁便占据汉中,用鬼道来教育百姓,他自称“师君”。前来学道的人,开始时都叫“鬼卒”。接受本道的训教,已取得信任的人称为“祭酒”。祭酒都各自带领军队,军队多的为治头大祭酒。他们都教导道众以诚实待人,不能欺诈,犯有罪错的人要自首所犯过错,大概与黄巾的做法相似。各祭酒都建有“义舍”,就象现在的亭传一样。又放有免费供应的米和肉,悬挂在“义舍”内,过路的人根据自己的食量取食,吃饱为止;如果吃得过多,鬼道就会让他生病。犯法的人,原谅三次,然后才惩罚,他们不设官吏,都用祭酒来管理公务,百姓都喜欢这些便利的做法。张鲁称雄而占据巴汉地区将近三十年。

东汉末年,朝廷没有力量征讨张鲁,于是索性任命张鲁为镇民中郎将,兼汉宁太守,不过只是向朝廷献礼纳贡而已。百姓中有人从地底下挖出一枚玉质印章,张鲁手下人便想尊奉张鲁为汉宁王,张鲁的功曹巴西人阎圃劝张鲁说:“汉川的人民,有十万户之众,财丰物富,土地肥沃,周围地形险要。上可辅佐天子,成就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退一步可以象窦融那样,也不失为富贵。如今可以奉令自设属官,势力专断一方,不必自找麻烦去称王。希望您还是不称王,免得抢在前头招来灾祸。”张鲁听从了他的劝告。韩遂、马超叛乱时,关西的百姓从子午谷投奔他的有数万家。

建安二十年,曹操才从大散关出武都征讨张鲁。大军来到阳平关,张鲁想把汉中归降曹操,他的弟弟张卫不肯投降,率军队数万人占据坚守阳平关,曹操攻占阳平关,击败张卫,于是进入蜀地。张鲁得到阳平关已经被攻破的消息后,打算向曹操稽首称臣,阎圃又对他说:“如今被形势所迫而去投降,功绩一定轻微。不如投奔杜護到朴胡那里抵抗一阵子,然后再献礼称臣。这样功绩就一定很大了。”于是张鲁便奔南山而去,进入巴中。左右亲信想把仓库所存的珍宝财物全部烧掉,张鲁说:“本来想归顺朝廷,而意愿没有实现,如今逃去,是暂时躲避一下曹军的锋芒,并没有恶意。府库中的珍宝财物,是属于朝廷所有的。”于是封藏好珍宝财物才离去。曹操进入南郑后,非常赞许张鲁的举动;又因为张鲁本有归顺朝廷的意思,便派人慰问说服他。张鲁将家中的人都带来归顺曹操;曹操迎接张鲁,任命张鲁为镇南将军,以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封他为阆中侯,食邑万户。将张鲁的五个儿子阎圃等人都封为侯爵。给自己的儿子曹宁娶张鲁的女儿为妻。张鲁死后,谥号称原侯。儿子张富承袭了他的爵位。

【集评】 晋·鱼豢《典略》: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湎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匀,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实无益于治病,但为淫妄,然小人昏愚,竟共事之。后角被诛,修亦亡。及鲁在汉中,因其民信行修业,遂增怖之。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臣松之谓张修应是张衡,非《典略》之失,则传写之误。)

晋·习凿齿《汉晋春秋》:鲁欲称王,而阎圃谏止之,今封圃为列侯。夫赏罚者,所以惩恶劝善也,苟其可以明轨训于物,无远近幽深矣。今阎圃谏鲁勿王,而太祖追封之,将来之人孰不思顺!塞其本源而未流自止,其此之谓与!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燋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欲竞于杀伐,阻兵仗力,干戈不戢矣。太祖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虽汤武居之,无以加也。

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鲁遣五官掾降,弟卫横山筑阳平城以拒,王师不得进。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西曹椽东郡郭谌曰:“不可。鲁已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摧可攻。悬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众遇,祚等多鸣鼓角会众。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

刘宋·裴松之《三国志·张鲁传》注曰:臣松之以为张鲁虽在善心,要为败而后降,今乃宠以万户,王子皆封侯,过去。

【总案】 《张鲁传》选自《三国志·魏书》,它记载了汉末张鲁在汉中建立的政权。张鲁的政权是政教合一的,它的组织形式是和宗教的组织形式一致的,它着重用宗教教义教育人民,不轻易动用刑法,并设置“义舍”,对过路者可以免费招待饭食,为人民的生存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存在了近三十年。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继之而来的是军阀混战,使人民涂炭,社会残破,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与此相对比,张鲁统治下的汉中真成了“乐土”。陈寿在《张鲁传》中以极简略的语言,记录了张鲁政权的产生经过,主要特征,及张鲁归降曹操的过程。文笔质朴、简练,而又略中有详,代表了陈寿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