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大麦行·大麦干枯小麦黄》题解,译文

大麦行

【题解】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便由统一进入了分裂的时期。在这时期里,一些怀有野心的地方节度使开始拥兵自重,不仅逐渐形成封建割据势力,而且破坏了同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有些少数民族与唐王朝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向内地侵扰。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党项羌攻梁州,吐蕃攻陷成州、渭州等地,熟了的大麦却被羌胡乱军强抢收割,大唐士兵疲于奔命,不能予以救护,故而,杜甫深切同情之中写下此诗。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之中哀民生、忧边寇、伤兵疲、思念故乡的浓重情怀。

【原文】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①,问谁腰镰胡与羌②。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③!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④白云还故乡?

【注释】

①集壁梁洋:这是当时的四个州名。西:唐属山南西道。此句言羌胡之寇掠夺范围之广。

②腰镰:腰间插着镰刀,指收割。这一句中属于自问自答,上四字问,下三字作答。

③“岂无”二句:这两句是说道路悠长,疲于奔命,故不能及时救护。

④托身:寄身;安身。

【译文】

田地里的大麦叶子干枯,早就已经成熟,而且小麦也已经麦穗金黄,妇人边走边哭,田地里的麦子成熟却无人收割,只因连年战乱,丈夫只好逃跑,四处躲藏。

东到集、壁二州,西到梁、洋那两个州,如此广大的田野之中,试问是谁腰间插着镰刀,横冲直撞地冲到麦田里挥镰收割?原来那些抢收的贼子就是入侵大唐的胡人与羌族强盗!

难道说没有驻守蜀地的官兵吗?哪怕是三千人就足以能阻止羌胡贼寇来掠夺粮食,然而距离蜀地的道路悠长,战场之上,将士们疲于奔命保卫社稷江山,真的很难及时前来救护啊!

战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止息,怎样才能像鸟儿一样生有一双翅膀,寄身白云,然后振翅高飞返回日思夜想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