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原文、译文、注释、题解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6-03 17:07:40 我要投稿!
寄东鲁二稚子
【题解】
据诗题下注“在金陵作”可知当写于金陵,创作时间约在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至九年(750年),有人根据诗中“别来向三年”句断为天宝八年(749年)所作。天宝三年,李白因在朝中受权贵排挤,怀着抑郁难抒之气离开长安,开始了生平第二次漫游时期,历时十一年。这一时期,他以梁园、东鲁为中心,悠游了大江南北。当时他的家人寄居在山东,李白非常想念他们,尤其是思念东鲁兖州家中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因此,就在他寓居金陵时,写下了这首亲切感人的诗篇。
此诗形同一封家书,语言朴素,笔触细腻,由眼前景遥及寄居东鲁的儿女,感情真挚,充满关爱,抒发了浓烈而真切的儿女亲情。显然,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怀诗,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肉深情,读来感人。
【原文】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②?
春事已不及③,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④。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⑤。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⑥,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⑦?
念此失次第⑧,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⑨,因之汶阳川⑩。
【注释】
①三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其状如眠;蚕历经三眠,方能吐丝结茧。
②龟阴田:龟山北边的田地。《左传·哀公十年》:齐国归还鲁国龟阴田。杜预注:“泰山博县北有龟山,阴田在其北也。”这里借此指李白在山东的田地。
③春事:春日耕种之事。
④拂青烟:拂动的青烟,形容枝繁叶茂状。
⑤向三年:快到三年了。向:近。
⑥“娇女字平阳”:此句下一作“娇女字平阳,有弟与齐肩。双行桃树下,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⑦抚背:抚摩肩背,长辈对晚辈的抚爱举动。
⑧失次第:失去了常态,指心绪不定,七上八下。次第:常态,次序。
⑨裂素:指准备书写工具之意。素:绢素,古代作书画的白绢。
⑩之:到。汶阳川:指汶水,因汶阳靠近汶水故称。
【译文】
如今,吴地的桑树叶子已经碧绿,吴地的蚕儿也已历经了三眠,开始吐丝结茧。
我的家室目前远在东鲁寄居,我漂流在外,不知道家里的田地由谁在耕种?我想回去着手春日的耕种怕是已经赶不上了,而且,能否乘船顺着江流而返,还是感到一片茫茫然。
南来之风吹起我幽幽的思乡之心,飘飘然飞堕在我家乡的酒楼门前。
家里酒楼的东边有一株桃树,枝叶繁茂时,高耸的枝条可以拂动晨雾青烟。这株桃树是我亲手栽种的,现在想想,这一别至今已经将近三年。那棵桃树如今应该与酒楼一样高了,可我出行在外仍然没有回返。
我有一个娇巧可爱的女儿,她的名字叫平阳,天真地按着习俗,每天都在手折花朵倚在桃树边,切切相念,盼我回家。可是,当她折下桃花仍然不见我的面时,眼泪便哗哗流淌,如同汩汩的清泉。
我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儿,名字叫伯禽,也已经跟他姐姐一样高了。每天,一双儿女并肩站在桃树之下遥望远方,泪水涟涟地思念父亲,那一刻,谁能抚摩肩背无比怜爱地安慰他们?
一想到这里,禁不住心绪不定,坐立不安,犹如肝肠寸断,日甚一日地在忧郁哀愁之中熬煎。我取来素帛,满怀思念地写下远别的心情,也因此,我仿佛又回到了我的家乡汉阳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