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题解,原文,注释,译文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6-05 14:49:11 我要投稿!
临路歌
【题解】
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即李白去世当年。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结合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故“临路歌”即“临终歌”。
此诗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况下的最后诗作,当是李白的绝笔,也可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诗人以大鹏自比,浩叹一生壮志未酬的悲怆。全诗塑造了大鹏展翅奋飞而半空摧折,馀风激荡而扶桑挂袂的艺术形象,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无比眷恋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之情。
【原文】
大鹏飞兮振八裔①,中天摧兮力不济②。
馀风激兮万世③,游扶桑兮挂石袂④。
后人得之传此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⑥?
【注释】
①八裔:八方荒原之地。
②中天:半空。摧兮:摧折了。
③馀风:遗风。激:激荡、激励。万世:千秋万世。
④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指到了皇帝身边。挂:喻腐朽势力阻挠。石袂: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注云:当作“左袂”,即左袖。
⑤得之:知大鹏夭折半空。
⑥“仲尼”句: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译文】
我就像那志在云天的大鹏,总想奋力飞翔啊,振翅于八方荒原之地,然而半空中却被狂风摧折了羽翼啊,已经力量不济,无法翱翔。
但愿所遗留之风激荡啊,仍然可以激励千秋万世。想想是多么可叹可悲!飘游飞翔之中,摇摆的扶桑树啊挂住了我的左边衣袂。
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定会把它传扬出去,然而仲尼已经仙逝了啊,还有谁能像当年他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之死而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