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1000字

钟声永驻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钟声,代表每一个时刻的流逝,代表着美好未来的降临。在时光的长河中驻足,鞠身静听,那一声声浑厚,悠扬而又深远的钟声久久拍打着我心。冥冥之中,卡西莫多好像仍在敲钟,从不曾停下,有如光明,永远存在。

十五世纪的巴黎,在路易十一的教会专制统治下,人都像傀儡一般被控制着思想。少女艾斯梅达拉,与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黑暗的阴沟中不断探索,相互救赎,却在宗教的封建思想下的沼泽中越陷越深,最终双双在苦难中死去。

现如今,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许多人都被外貌所框定在他人定义的那个舒适圈中,大家总是抱着刻板印象看待一个人,可是没有想过那些表面上并不好看的皮囊下是不是仍然隐藏着美丽的灵魂。即使是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也会把一直陪伴他的狗狗打理地干干净净,即使是收废品的老人,也会尽自己所能收养无依无靠被人丢弃的小猫,善良崇高的心灵,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伴着悠扬的钟声,卡西莫多和艾斯梅达拉悲惨美丽的故事就此展开。

卡西莫多拥有奇丑无比的面貌,残缺的身体,他的脸就像是一团胡乱挤在一起的肉”,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自信,浪漫的少女,无人不相信她就是自由的象征。但是美与善,却在他们两个看似极端的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尽管受到了社会的唾弃与厌恶,卡西莫多仍然坚守着心中的善良与忠诚,他为巴黎的人们敲响清晨的第一声钟声后,这个混沌的城市又开始在无底的深渊中摸索一天又一天。当他被当众绑在耻辱柱上时,文中看似幽默风趣的语言包含了冷嘲热讽与诋毁。没有一个人注意他的内心,他对艾斯梅拉达的爱慕,是至高无上,纯洁至极的,是一个濒死的人被一位天使又从手中救回来的感激与敬仰。他不贪婪她的外表,他热爱她美丽的品质与内心,他知道一个人的清白尊严不能被玷污,他为了她能献出自己的一切与生命,他希望她快乐,幸福,他会永远为她敲响那满怀感激的深沉的钟声。最终,艾斯梅拉达死了,在那片她翩翩起舞的广场上,在那片她喂了水给卡西莫多的广场上,卡西莫多被“两只大手掌狠命一推他的后背,就见他推下他所俯瞰的深渊。”黑暗中所发出的微弱的灯光逐渐熄灭,冷漠的世界一直在不停运转着。从那之后,巴黎圣母院的钟楼上再没有一个奇丑无比的敲钟人站在那俯瞰整个巴黎了,但是那钟声将永久地响彻巴黎的上空。

一切都是美与丑的夸张对比,在这个世界上,美与丑,恶与善是永远相互对立而存在的。巴黎圣母院墙壁上那代表着苦难,绝望,呻吟着的灵魂的一串字母,永远不会被消磨,人们指尖的温度会一直停留在斑驳的墙面上,听这座古老的建筑述说从前的故事。

我常想,钟声会一直在吗?敲钟人告诉我,会的。那些爱与恨,美与丑,寄托与希望,忠诚与背叛,重生与淹没,呐喊与彷徨,在钟声里,在巴黎圣母院,在历史长河中,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