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寄赞上人》题解,译文,注释

寄赞上人

【题解】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在秦州所作。赞上人,即赞公和尚。

当年,杜甫在天水西枝村想与赞上人共同寻置一处向阳暖和的地方搭建草堂毗邻而居。然而当时临近深秋,树藤已沉入暗色,土地露出潮湿,直到夜色来临,两人仍没有找到如意的地方,只好回去歇息。到了晚上,二人烧火煮茶,通宵攀谈,回顾京城往事,感慨万千。然而经过几天寻找未果,杜甫只好暂时回到秦州。过了几天他又听说西枝村西边有个山谷风光极美,于是又产生了一同寻找卜居地的想法,便用诗的形式给赞上人写了这一封信,再次谈到自己对卜居地的基本要求和与赞上人作邻往来的美好憧憬。

【原文】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①。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②。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③。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④。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⑤。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⑥。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⑦。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⑧。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⑨。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⑩。

【注释】

①一昨:昨天,过去。一为发语词。锡杖:僧人所持之杖,亦称禅杖,此代指赞上人。卜邻:选择邻居。《左传·昭公三年》:“惟邻是卜。”

②年侵:为岁月所侵,指年老。未便:不便。

③重冈:大而平坦的山冈。竟日:终日,整天。

④买:一作“置”。斯:这样,就。

⑤闻:听说。杉:指树。黍:指庄稼。《全唐诗》校:“一作漆,即黍”。稠:多。

⑥亭午:中午。颇:很,特别。石:《全唐诗》校:一作“沙”。

⑦塞:《全唐诗》校:一作“寒”。宿昔:早晚,表示时间之短。齿疾:齿病。廖:病愈。

⑧裴回:同“徘徊”。虎穴:山名。面势:对面。龙泓:水名。

⑨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的门,指村舍。径:一作“遥”。此为《全唐诗》校。

⑩二老:指自己与赞上人。亦:也。

【译文】

前几天,承蒙禅师您的陪同前往南山,去寻找一处幽静的栖身之地,然后与您久居为邻。因为我现在为岁月所侵,日渐衰老,而且腰身腿脚明显已经乏力,所以目前长期在阴冷的山崖下居住以度生命之秋,实属不便。

如果能找到一块由北而起、大而平坦的山冈,终日都能得到阳光照耀之地,该有多好。到那时,我们在阳光充足的山坡上搭建茅屋比邻而居,再置点田地耕种,这样就心满意足,自此后也就可以安心颐养天年了。

我最近听说西枝村的西边有个山谷,那里林木繁盛,生长很多杉树,而且田地土质良好,庄稼地也有很多。况且,那个地方正午时候的阳光颇为和暖,在这样旱涝保收的田地耕种,能够保障农作物获得丰收。

所以,我想等到雨停路干,早晚这牙疼的老病痊愈以后,再邀您同去西谷,徘徊于山谷的虎穴之上,同在龙潭的对面闲情观览。

如果能在那里定居下来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会在茅舍里备下清茶相待,我们共同论经吟赋,我踏着林间小径,前去拜访您的雅居林丘。让我们愉快地结成西枝“二老”,你来我往,赏花论酒,那将是令人十分惬意,也无比风流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