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名二子说》翻译

题注

名字一般都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与希冀,苏洵有子女六人,长子景先和三个女儿均早卒,“唯轼与辙,仅存不亡”(《祭亡妻文》)。本文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苏洵经历了屡考不中的打击后,心情抑郁,感慨仕途、人生艰难,也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本文即论说他为二子取名“轼”“辙”的缘由:一是希望二子能够人尽其才;二是希望他们可以免于灾祸。此文虽然篇幅短小,仅八十五字,却委婉曲折,饱含深意与哲理,再对照二人后来的命运,不得不感慨苏洵的远见。苏氏兄弟二人,苏轼生性旷达,性不能忍事,每遇不平,不吐不快,无意得罪了不少人,苏洵提醒他注意“外饰”,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够瞻前顾后,三思而行。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苏洵为其取字“子由”,希望他能够自由洒脱,不必担心祸患。

原文

轮辐①盖轸②,皆有职③乎车,而轼独无所为者。虽然,去轼④则吾未见其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⑤,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直木条。

②轸: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

③职:职能,功能。

④轼: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⑤辙:车轮碾出的印迹。

赏析

苏洵少年游荡不学,“年二十七始大发愤”(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谢客闭门读书十年,38岁诣京赴试,举制策与茂材异等,皆不中,遂绝意于功名,把希望寄托在其子苏轼、苏辙身上,鉴于自己知学已晚,苏洵及夫人程氏对苏轼兄弟从小便注意培养。苏轼10岁时奉父命属文《夏侯太初论》,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之语,句意警拔,才气颇显。这篇《名二子说》是苏洵39岁游江南归来之作,其时苏轼11岁,苏辙9岁。苏洵对二子之名的含义加以解说,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指出兄弟两个各自的性格特征,对二人进行告诫、勉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期望。其行文一反往常纵横弛骋、气势豪雄的风格,而是纡余宛转、深沉含蓄,在极为凝练的文字中,流露出作为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

全文分两段,分别对于苏轼、苏辙二兄弟的命名加以说解。长子名轼,轼乃车前横木,即扶手板,古人立乘车上,以手扶按车前横木,用以表示致敬。作者却先不由轼说起,而是藏锋入笔,先由轮(车轮)、辐(辐条)、盖(车篷)、轸(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谈起,称这些部件皆对车子的构成有重要作用,然后从对车子的作用引出轼来,说轼似乎对于车子没有什么大用,接着在“虽然”二字之后,笔锋一转,抑后又扬:“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于是语重心长地叹道:“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这一段四句话起承转合,一脉贯通,又极尽收放之变,最后一句意味深长的感叹,萦耳不绝,给人印象极深。作者以车为喻,认为车子既需要“轮”“辐”“盖”“轸”这些“有职乎车”的基本部件,也需要作为“外饰”的“轼”这样的构件,否则便“未见其为完车”。以车喻人,做人既要讲究道德学问的立身之本,又要讲究一定的处世方式,即所谓“内方而外圆”。苏轼自幼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其品性才学并不令苏洵担忧,《宋史·苏轼传》记载,苏洵游学在外期间,程夫人亲自教苏轼兄弟读书,读到东汉直臣范滂因忠受害,以古人名节励之。苏轼问:“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夫人说:“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在这种教育之下,苏轼兄弟后来皆能承绪家风,以刚直不阿立朝。使苏洵不放心的是苏轼才气过人、锋芒毕露,而不知收敛约束,加以“外饰”,所以在此诫喻之。

对于苏辙,苏洵要放心得多。辙是车轮轧地的痕迹,“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说明车辙对于后车的行进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故“天下之车莫不由辙”。但是论起车子的功劳来,则“辙不与耶”。而“车仆马毙”“患亦不及辙”,所以车辙“善处乎祸福之间”。这与苏辙温良敦厚,谨慎持重的性格相符,对于当时士子必然要走的仕进之路,践足于党争剧烈的北宋政坛,这种性格显然要比乃兄豪放不羁而未知“外饰”要少遭物议得多。苏洵因而文末叹曰:“辙乎,吾知免矣。”料知苏辙是能免除祸殃的。

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洵带着苏轼兄弟进京应试,经过成都,知州张方平对苏轼兄弟的评价也和苏洵一样,他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后来二人的经历证实了在本文中的预见,苏轼一生刚直不阿,又任情旷放,结果屡遭贬斥,“乌台诗案”中几乎丧命,皆因其“不外饰”之故;而苏辙虽因其兄受牵遭贬,由其敦厚谨慎的性格终能免祸,且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官比苏轼做得要大。

明杨慎评此文“字数不多,而婉转折旋,有无限思意,此文字之妙。”这篇文章仅八十余字,语言精粹,寓意深刻,顿挫抑扬,脉理自然,叙叹之间,情溢于辞,是短制散文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