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襄阳歌》题解,原文,注释

襄阳歌

【题解】

襄阳歌为李白创辞,属杂歌谣辞。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韩朝宗在襄阳任荆州长史兼东道采访史。李白前往拜谒求官,未成,愤懑之余写下这首诗。

这是李白的醉歌之作。诗中以醉汉的心理看世界,触事遣兴,借人抒己,充分表达了他渺蔑功名利禄,追求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生活的思想。虽然似乎带有一点怨恨人生无常、想要及时享乐的消极情绪,但笔锋一转,并不颓废,支配全诗的,是对他所过的浪漫生活的自我欣赏和陶醉。诗人用词奔放,让人看到一个天真烂漫的醉汉形象。诗中生动而富有强烈戏剧色彩的场景描写,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活泼的一面,也启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原文】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①。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②。

鸬鹚杓,鹦鹉杯③。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④。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⑤。

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⑥。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⑦。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⑧。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⑨。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⑩,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注释】

①“落日”二句: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樊市南。倒著接蓠:接蓠:一种白色的帽子。此用典“山简事”。山简(253-312年),字季伦,河内怀人,山涛第五子。山涛起初不知其子才华,山简叹道:“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为镇南将军,镇襄阳。嗜酒,每游习家园,置酒池上便醉,名之曰高阳池。当时有儿童作歌以嘲之。

②山翁:山简。《全唐诗》校:“一作山公。”

③鸬鹚杓(sháo):形如鸬鹚颈的长柄酒杓。鹦鹉杯:用鹦鹉螺制成的酒杯。

④酦醅:重酿而没有滤过的酒。

⑤垒:堆积。糟丘台:酒糟堆成的山丘高台。纣王沉湎于酒,以糟为丘。见《论衡·语增》。

⑥“千金”二句:小,一作“少”,《全唐诗》校。笑:一作“醉”,《全唐诗》校。落梅:乐府横吹曲名《梅花落》。

⑦凤笙:笙形似凤,古人常称为凤笙。龙管:指笛,相传笛声如龙鸣,故称笛为龙管。

⑧“君不见”二句:羊公,即羊祜。一片石:指堕泪碑。龟:古时碑石下的石刻动物,形状似龟。头:《全唐诗》校,一作“龙”。

⑨“心亦”句:《全唐诗》校:“一本此下有‘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二句。”

⑩朗:一作“明”,《全唐诗》校。

【译文】

落日即将隐没于岘山的西面。我倒戴着山简公那样的白帽子,醉倒在花下醉眼迷离。

襄阳的小儿看到我醉态可鞠的样子,就哄笑着一起拍着手,在大街上拦着我高唱《白铜鞮》。旁边过路人问他们因为什么事情发笑,他们嘲笑我,像极了前朝已逝的山公那样烂醉如泥。

我才不在乎呢,提起鸬鹚杓悠闲地把美酒添得满满的,高举起鹦鹉杯开怀畅饮。人生百年不过是共有三万六千日,我要每天都来畅饮它三百杯。醉眼蒙眬中遥看襄阳城外的汉水像鸭头的颜色一样油绿,又好像是刚刚酿好,但还没滤过的葡萄酒一样诱人。如果这一江之水都能变为美味春酒,那么光酿酒的酒曲堆积在江边之上,也能像纣王那样筑成一座酒糟台。然后我也学着历史上的曹彰,来一个千金骏马换小妾的风流之举,醉笑着坐在雕鞍骏马背上唱曲《落梅花》。车驾旁边再挂上一壶美酒,逍遥在一派凤笙龙管的乐曲声中出游行乐。就连咸阳市井那个临终慨叹“欲复牵黄犬”的秦相李斯,又怎么能比得上我此刻这样,在月下自由自在地纵酒行乐呢?你再看看晋朝襄阳人在岘山上为羊祜立的那块堕泪碑,驮碑的石龟头部已经剥落,早已长满了青苔。我现在看到它既不为之流泪,也不为之悲哀。

这山林间的清风明月,不用花一钱去买就可以任意地享用,这酒要喝就喝它个痛痛快快,任玉石之躯自己醉倒无须别人来推。端起那舒州杓,擎起那力士铛,李白要与你们一起醉生梦死。楚襄王的云雨之梦现在跑到哪里去了呢?只可惜在这静静的夜晚,所能见到的只有月下东流而去的江水,所能听到的只有夜猿的悲啼之声。

推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