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

01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猜谜语

2.介绍蝙蝠。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新词要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读音

3.教学“蝇”书写

4.多音字“系”

三、学习提问

1.有几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针对课题和内容提出了一些问题,写在了课文旁边和文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们的问题。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问题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提问,有些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这七个问题中,哪几个问题必须读完全文才能解答?

3.出示课后习题:课文后面有一道题提示我们,问题按另一种分发,可以分成三类。

4.你能将这7个问题分类吗?交流。

四、回答问题,读通课文

1.今天这篇课文有点儿奇怪,文章的边上中出现了一些批注,这些是和大家一样,读了课文进行提问的。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读一读。

2.针对课文内容提的问题只要通过反复读课文,抓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来回答。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看看。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

3.怎么回答呢?老师给你带来了法宝:默读第7自然段,找文中的关键词句,补充下面的图示, 借助图示,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交流。

4.还不够,继续上法宝:读课文第8自然段,找文中的关键词句,补充下面的图示, 借助图示,讲一讲雷达是怎样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的?交流。

5.飞机在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看下图,来说一说。

6.老师还带来了一段文字,借助它,你就能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了。交流回答。

五、结课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02

第二课时

一、回顾

1.蝙蝠和雷达是什么关系呢?说一说。

二、学习其他两类提问

1.联系生活经验提的问题,例如,“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只能通过查找资料或者请教他人来解答,从课文里是找不到答案的。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资料。读一读,了解一下。

3.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吧?我们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呢?

4.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四步。

①读课文4-6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句,补充表格。

②借助表格,讲一讲科学家是怎样做这三次实验的。(可超链接到最后的动画演示)

③老师还带来了第二三次实验原文和我修改过的,请你们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

④现在思考作者为什么对后两次实验略写?(不重复,详略结合,作对比)

5.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针对写法提出的问题。

6.你会针对写法提出问题吗?比如这段话,你会针对写法提什么问题?老师来示范:用上了这几个关联词,读起来有一种什么感觉?哦,老师关注到了关联词的写法啊。

7.我们继续尝试,这三个你们会提什么问题呢?把大家的提问写在这段文字的边上。(反问、“即细”、“;”、设问)

8小结:针对写法来提问,可以从修辞手法、标点符号、文章结构等方面去考虑。

三、总结提问方法,拓展训练

1.回顾全文,梳理提问方法。

2.读课后的《它们是茎还是根》片段,尝试分别从三个角度提出一两个问题。

3.交流

四、书写指导

驾 驶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