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介之推不言禄》翻译

【题注】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寒食节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当日须禁烟火,只吃冷食,而它的起源,便来自于本文的主人公——介之推。据史籍记载: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19年,介之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在其“无粮,馁不能行”时“割股啖君”。多年后,重耳归国登基,即一代名君晋文公,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传晋文公曾放火烧山逼介之推出山,介之推与母亲誓不出山、抱树而焚。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人因此用寒食禁火的风俗来纪念他。

本文着重记载了介之推决定隐居时与母亲的一番对话:所说的是当时也是后世一直很敏感的问题:即从龙功臣怎样正确对待皇帝与自己。介之推认为皇帝上应天命,功臣不应该徼功求赏,这一出世高蹈、功成不居的思想,被后世奉为隐士清高淡泊的准则。

原文

晋侯①赏从亡者,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点评:交代介之推隐居的直接起因。晋文公因事情繁多,封赏功臣时忘记了介之推,而后者也没有索取。“介之推不言禄”实际上是不得禄而隐,这似乎更近人情。

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④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⑤,难与处矣。”(君王上应天命,功臣不应邀功请赏)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⑥?”对曰:“尤⑦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⑧。”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⑨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只字未提“火烧绵山、抱树而死”,只言“遂隐而死”,大概是正史“为尊者讳”的曲笔)

点评:清代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一:“最是清绝、峭绝文字。写其母三段语,是三样文字,细玩味之。”

全段采用对话的形式叙事写人,母亲的三次设问试探,介之推顺势表白心迹,其在仕与隐、进与退之间抉择、徘徊的心路历程,就在这三次对答中,细致入微、系统完整地揭示出来。

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⑩,曰:“以志⑪吾过,且旌⑫善人。”

点评:晋文公虽仅一二语,但仍反映了他爱贤改过的高尚品格。

【注释】

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

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③献公:重耳之父。

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

⑤蒙:欺骗。

⑥怼:怨恨。

⑦尤:责备,谴责。

⑧食:第一个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指俸禄。

⑨文:装饰。

⑩绵上:古地名,春秋晋地,今山东省介休东南。田:封地。

⑪志:记载。

⑫旌:表扬,表彰。

参考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去要求赏赐爵禄,(晋文公)赏赐爵禄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不让晋国灭绝,就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又是谁呢?这实在是上天的安排,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力量,这不是欺罔吗?偷窃别人的财物,都称之为盗,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力量呢?下面的人将他们的罪过视为合乎道义的事情,上面的人对(这)奸诈者给予赏赐,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请求赏赐?就这样死了,又能怨恨谁呢?”介之推回答说:“谴责别人的罪过而又效仿他们,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口出怨言,(以后)更不应吃国君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求显露了。”他的母亲说:“你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起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去。

晋文公寻找他们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说:“以此记载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