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下·翻译

【题注】

本文选自《战国策·燕策》。此信写乐毅针对燕惠王的倒打一耙予以针锋相对地驳斥,表明从未忘记燕昭王知遇之恩的心迹,表示不会乘燕之危而助赵伐燕,同时也委婉地批评燕惠王的昏暗和用人不明。文章卑词谦语连篇,但柔中寓刚、软中带刺、绵里藏针。全文围绕为奔赵辩护这个中心,全面出击,扬先王,贬后王,譬古喻今,前后呼应,天衣无缝,摇曳生姿,成为历代所传诵的名篇。

原文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㉘,蚤㉙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㉚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㉛者,施及萌隶㉜,皆可以教于后世。”

点评:继续表彰燕昭王是表面,批评的仍是燕惠王易将更令,以至于丧师失地。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㉝,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㉞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㉟;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㊱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㊲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㊳,故入江而不改。”(举伍子胥实例来为自己理论作佐证)

点评:伍子胥悲剧缘何未在燕国重演?原因不言自明。乐毅暗喻自己有“蚤见”之明,知晓燕昭王与燕惠王之间“量”的不同,因而及早弃燕逃赵,才没有重蹈伍子胥的覆辙,不至于“伤先王之明”,害燕惠王之“义”!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㊴毁辱之非,堕㊵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㊶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点评:话语委婉谦恭,辩护高明,令人叹绝!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用伍子胥之典而不点破,是“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不避“遁逃奔赵”,是“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点评:呼应开头,委婉曲致,动人心扉。洗刷干净“去国”恶名的同时,也表现了乐毅对燕昭王的一片赤诚,以及对燕惠王误信谗言的遗憾。

【注释】

㉘春秋:指一般史书。古代编年史都叫春秋。

㉙蚤:通“早”。

㉚八百岁:从姜太公建国到这次战争约八百年。

㉛庶孽:妾生的儿子。

㉜施(yì)及:达于。萌隶:指百姓。

㉝善作者:善于开创事业的人。善成:善于守业。

㉞乎:同“于”,被。

㉟远迹:在远处留下足迹,指长途伐楚。郢:楚国都城,今湖北江陵西北。

㊱鸱夷:皮革制的口袋。

㊲先论:预见。

㊳量:气量。

㊴离:通“罹”,遭受。

㊵堕(huī):败坏。

㊶以幸为利:指燕惠王所担心的乐毅助赵伐燕以自利之事。幸:侥幸。

参考译文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建立了功业而不再废弛,所以才能记载于史册,有先见之明的贤士,成名之后决不让它败坏,所以为后世称赞。像先王这样报仇雪恨,征服了万乘强国,收缴(齐国)八百年来积聚的财富,直到逝世那天,还留下告诫继位子孙的遗训。(使)执掌政权、担任事务的官员能遵循法令、教导庶子,并推及平民百姓,这都是能够教育后世的啊。”

“我听说善于开创事业的人,不一定善于守业,有好的开端的人,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从前伍子胥的言说被阖闾所接受,因此吴王能够远征到楚国的郢都;夫差却不是这样,(反而)赐给伍子胥(一只)皮革制的口袋(把他装进去)投入江中。吴王夫差不懂得伍子胥的预见可以为吴国建功立业,因此把伍子胥溺死江中而不悔;伍子胥没能及早发现新旧两主的气量不同,因此(直到)被投入江还不改变(他的态度)。

“所以使自身免于祸患、保全伐齐的大功,用以表明先王(知人善任)的业绩,这是我的上策。(自身)遭受诋毁和侮辱的错误处置,毁害先王的美名,这是我最害怕的。面临着不可测的罪名,却以侥幸心理求取私利,从道义上讲,这是(我)绝不敢做的。”

“我听说古代的君子,与人断绝交情时也不恶语伤人;忠臣离开故国,也不为自己的名声辩白。我虽然没有才智,也曾多次受过君子的教诲。只是恐怕大王轻信左右的话,而不能体察我这被疏远者的行为。因此冒昧回信说明,只希望您多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