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墨池记》翻译

题注

仁宗庆历八年(1048)九月,曾巩来到临川,凭吊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墨池遗迹,州学教授王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即《墨池记》。该篇以“记”为体,但记墨池少,论学习多,是叙议结合的说理文,由池及人,由人及学,层层深入。全文紧扣所记之事,又始终环绕勉学,形散而神不散,同时,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而婉转有致,半数句末用了诘词、叹语,如:“岂信然邪?”“而又尝自休于此邪?”从容探讨,发人深省。文末以“仁人庄士”的流风遗韵恒久沾溉后世作结,委婉多姿,饶有余味,体现了曾巩温醇典重、谨严明洁的一贯之风。

原文

临川①之城东,有地隐然②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③而方以长,曰王羲之④之墨池者,荀伯子⑤《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⑥,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⑦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⑧,而尝极东方⑨,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⑩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⑪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⑫不以废⑬,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⑭之遗风馀思⑮被⑯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注释】

①临川:宋江南西路抚州治所,今江西临川市。

②隐然:高起的样子。

③洼然:低洼凹陷的样子。

④王羲之(公元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官至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

⑤荀伯子(公元378~438):南朝宋颍川颍阴人。曾任临川内史。著有《临川记》六卷。

⑥张芝:字伯英,东汉末年书法家。擅长草书,家中衣帛必先用来练字而后染色,世称“草圣”。

⑦信然:确实如此。

⑧强以仕:勉强做官。

⑨尝极东方:曾经游历到最东边的地方。

⑩章:同“彰”,显著,明显。

⑪楹:柱子。

⑫一能:一技之长。

⑬不以废:不能埋没。

⑭庄士:端重、正直的人。

⑮遗风馀思:流传下来的好风尚、令人思慕的美德。

⑯被:影响到。

参考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低洼凹陷的池子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

当王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他)曾经游遍东方(各地),出游东海,在山光水色之中使他的心情愉悦;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王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的才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的柱子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能(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端庄正直的人流传下来的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赏析

在一般情况下,道德文章总令人感觉是学者鸿儒们正襟危坐、居高临下、严辞厉色的箴戒、教诲或训导。其道固正,其理固宏,但那种咄咄逼人的情势所造成的压迫感和压抑感,往往很难使人真正做到从善如流。曾巩的这篇《墨池记》就其思想立意而言,属道德文章。它也宣扬“立德”,但却丝毫没有古板严刻的道学味,也决无强加于人的意思,而是从容温雅、循循善诱,将道德说教艺术化、审美化、情趣化,使人们在追求审美愉悦的同时,不期而然地受到深刻的道德熏陶。

而《墨池记》之所以得到历代人们的激赏,还因为它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立价值,大大超越了其功利性的道德主题,从而进入了自由的审美境界。后世的人们从文学审美角度对它的欣赏,大于对它的道德主题的重视。这也许是曾巩本人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审美是一种超越,对于文学艺术来说,“有意味的形式”正是一种最高的价值。

曾巩作文,以文字简洁凝炼、章法严谨、布局分明和文气温醇安和著称于世。《墨池记》即其范例。人们惊叹的是,它以不满三百字的小记竟表达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介绍临川墨池的地理位置;反复考证它作为王羲之遗迹的可信性;在叙述王羲之生平的同时,总结出他成就书法艺术的根本原因;又以后世无人达到他的书法成就为据,从反面论证力学的重要性,从而顺理成章地推出文章的主旨:人当力学以“深造道德”。作为一篇记,还优游从容地交代了写作《墨池记》的因由和州学教授扬善、劝学、立德的良苦用心。最后,由墨池的足以纪念,再次强调成就儒家道德的重大意义。这繁达十余层的语意竟被包容于区区数百字之中,作者驾驭语言的卓绝才能不能不令人拍案叫奇。

如此简短的篇幅非但有机地串连和容纳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内容,而且写得自然清畅,曲折有致,圆转流荡,密而不塞,紧而不促,完全没有短文通常会给人的那种局促感和窘迫感。作者以谈古说今的口吻,在夹叙夹议中自然而然地推出道德培养问题,却又点到即止,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语气柔婉平顺,质朴而不枯槁。那种雍容博雅的风度,平易宽厚的气象,纡徐荡漾的文气,挥洒自如的笔调,确实令人心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