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赠黎、安二生序》翻译

题注

赠序是唐宋古文家常用的文体,也是唐宋古文中实用性强、文学性强且美感特质突出的文体之一。在这之中,能够自嘲自解以赠人,虽言不着实处,却能使人自求于诸言之外者,当推《赠黎、安二生序》。曾巩此篇赠序,就黎生所谓里人笑其迂阔,求言以解里人之惑而发,全文的中心则是谈自己处事的“迂阔”远胜二生,其愤世嫉俗之心顿显。全文理直气壮又能敛气蓄势,可谓严中带婉、摇曳生姿,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原文

赵郡①苏轼,予之同年②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点评:首段言及苏轼,是为引出黎、安二生来由及其文章、才力之佳。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③,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予闻之,自顾而笑。(直至此处,方才触及全文中心,可见曾巩敛气蓄势之功)

点评:前两段叙事,不露锋芒,但“藏而不露”,不是为了“藏”,而是为了更好的“露”。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反问,加强肯定)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寡与俗人合也,于公卿之门未尝有姓名,亦无达者之车回顾其疏贱。抱道而无所与论,心常愤愤悱悱,恨不得发也。”《上欧阳学士第一书》);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小迂”比之“大迂”)

点评:提出忠告的方式有很多种,唯曾巩以己为靶,连连发矢:“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本文文眼即为“迂阔”二字,曾巩对此直抒己见,一唱三叹、吞吐抑扬,又不咄咄逼人。不说黎、安二生“迂阔”,而说自己“迂阔”。明确指出自己的“迂阔”在于信古志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之相比,二生的“文不近俗”实乃“小迂”。

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抑扬往复)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寄意言外)

点评:并未直言要求二生做出选择,但他的期望显而易见,那便是宁可为世人讥笑,也要信古志道,矢志不渝。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点评:末段末句再次带出“苏君”,“以苏之不为俗人也”,有借苏轼强调己说之意。同时,既以苏轼起笔,结尾又借苏轼作结,照应前文,在章法上显得完整而闭合。

【注释】

①赵郡:今河北赵县。苏洵《族谱后录上篇》叙其家世,谓汉代苏章“为冀州刺史,又迁为并州,有功于其人,其子孙遂家于赵郡”。故苏轼除署“眉山苏轼”外,又常署作“赵郡苏轼”。

②同年:谓同一年进士及第。曾巩与苏轼皆于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

③江陵府:治今湖北荆沙。司法参军:官名,置于各州,掌议法断刑。

参考译文

赵郡苏轼,是我同年中考的朋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两位叫黎生和安生的年轻人。不久黎生携带了他的几十万字的文章,安生也携带了他的几千字的文章,屈驾前来拜访我。我读了他们的文章,的确是宽广雄壮、意味深长,善于照应、气势奔放,充分表达了事实和道理,而他们的才力豪放纵逸,好似没有尽头。二生固然可以算得是特异杰出的读书人,苏君因此也可以说是善于知晓人才的人了。

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的司法参军,即将远行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知道你,已经在内心深处留下你的印象了,还需要在形式上用语言加以表达吗?”黎生说:“我和安生都学习骈文,同乡都讥笑我们,认为不切合实际。现在请求您赠言,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看法。”我听了这些话,连自己都克制不住笑了。

世间不切合实际的人,还有比我更严重的吗?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知道附和世俗;只知道记住圣贤之道,却不知道与世俗同流合污;这就是我现在遭受困厄的缘故而自己还不知道啊。世间不切合实际的人,还有比我更严重的吗?如今您的不切实际,仅仅是由于文章不接近世俗,这不过是不切合实际中的小事罢了,担忧同乡讥笑。像我的不切合实际可就大了,假使你拿着我的文章回去,将要重重地得罪他人,哪里还只是被讥笑?

那么像我这样的人,对于你们将要说些什么呢?如果说我的不切合实际算好,那么它的后患就是这样;如果说它不好,那么迎合于世,定会违背古训,附和流俗,定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的疑惑,那么这样,必定能够选择而取其正确的途径。

于是(我)书写这些话来赠送给两位,并给苏君看看,认为我们的话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