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郑庄公戒饬守臣》·翻译

【题注】

《郑庄公戒饬守臣》记载了郑庄公攻克许都之后,对留守许地的臣子所作的两次训戒,这段训戒在历史上非常著名,从中不难看出,郑庄公其人之精明能干,以及他为政的深谋远虑。虽究其为人品性,历来褒贬不一,但郑庄公一生功业辉煌,战绩显赫,让郑国“小霸”于中原,是个合格的政治家、谋略家。

原文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①。庚辰②,傅③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④以先登,子都⑤自下射之,颠(内讧。成语“暗箭伤人”出于此)。瑕叔盈⑥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振奋气势)。壬午⑦,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⑧,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点评:首段交代了郑国“伐许”与“获许”之事。郑庄公联合鲁隐公、齐僖公一起讨伐许国,虽对郑军攻城的描写全用直叙,着墨不多,但将激烈的战斗渲染得十分传神,如在目前。攻下许国后,诸侯互相推让,不肯接受许国国土,最后归于郑国。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⑨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⑩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⑪,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⑫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⑬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⑭,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⑮许公复奉其社稷(表明不会长久占领许国,借此安抚许国臣民)。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⑯,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⑰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⑱也。”(警告百里等许国大夫不得有二心,而要专心忠诚郑国,以巩固郑国边疆)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⑲器用财贿⑳,无置于许。我死,乃㉑亟㉒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㉓。夫许,大岳㉔之胤㉕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点评:伐许之后,“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表面上保留了许国的“君”臣;同时又“使公孙获处许西偏”以监督许国“君”臣,实际还是掌控了许国的实权。

郑庄公对许大夫百里及郑大夫公孙获两位“守臣”的“戒饬”之辞,立意完全不同。对于百里的“戒饬”,是占领者对被占领者的训辞,软硬兼施;对于公孙获的“戒饬”,是郑庄公对自己部下的训辞,重在提醒。这两篇饬之辞委婉纡曲、吞吐灵活,能正确估计形势,考虑深远。古人称郑庄公为“奸雄”果非虚言。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㉖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许无刑㉗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点评:历史上对郑庄公的评价向来莫衷一是,不过后来的许多正人君子们读到这一段历史,认为郑庄公推己及人,保留许国的祭祀,不矜功、不贪婪,使许国口服心服,既维护了周天子的威严,惩罚了不肯臣服的许国,又给予改过的机会,并能衡量自己的德行、力量处事,可谓“有礼”。

【注释】

①公:鲁隐公。齐侯:齐僖公。郑伯:郑庄公。按《左传》于诸侯排名,本国国君列前,以后按盟主,次列爵位,所以这场战争虽然是郑国发起,但列名最后。许:姜姓国,在今河南许昌县。

②庚辰:七月初一。

③傅:同“附”,靠近。

④蝥(máo)弧:旗名。

⑤子都:郑国大夫公孙阏(è),字子都。此前郑伯准备攻打许国的时候,子都与颍考叔争夺兵车,子都没有胜利,怀恨在心,故射之以报怨。

⑥瑕叔盈:郑国大夫。

⑦壬午:七月初三。

⑧共(ɡōnɡ):恭顺。

⑨百里:许国大夫。许叔:许庄公之弟。

⑩不逞:不满意。

⑪一二父兄:一两个父老兄弟,指同姓臣子。共亿:和平相处。

⑫吾子:二人谈话时对对方的敬称。

⑬获:指郑国大夫公孙获。

⑭得没于地:埋骨于地下,指寿终。

⑮无宁:宁可。兹:使。

⑯昏媾(ɡòu):重结婚姻。“昏”同“婚”,婚姻;结亲。

⑰禋(yīn)祀:祭天神之礼。禋祀许,即替许国主持祭祀,就是占有许国之意。

⑱圉(yǔ):边境。

⑲而:代词,你;你的。

⑳贿:货财。金玉称货,布帛称贿。

㉑乃:汝;你。

㉒亟:急切。

㉓序:同“绪”,祖先功业。

㉔大岳:太岳,上古官名,传说尧舜时的四方部落首领。

㉕胤:后代。

㉖经:治理。

㉗无刑:不守法度。

参考译文

(鲁隐公十一年)秋天七月,鲁隐公会合齐僖公、郑庄公讨伐许国。七月初一(这一天),(三国的军队)逼近许国城下。颍考叔举着郑国的蝥弧旗率先登上了(城墙),(郑大夫)子都从下面射他,颍考叔跌下来(死了)。瑕叔盈又举起蝥弧登上(城墙),挥舞旗帜并呼喊道:“我们国君登城啦!”郑国的军队全部登上城墙。七月初三(这一天),便攻入许国。许庄公逃到卫国去了。齐僖公要把许国让给鲁隐公。鲁隐公说:“君侯说许国不恭顺,所以我跟随君侯讨伐它。现在许国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了,虽然君侯有命令,我也不敢参与这事的。”于是就把许国给了郑庄公。

郑庄公让许国大夫百里侍奉许庄公的弟弟许叔住在许国的东部边邑,(对他)说:“上天降祸给许国,鬼神确实也不满意许君,所以借我的手来惩罚他,我有少数的几个同姓臣子,尚且不能同心协力,哪里还敢拿打败许国作为自己的功劳呢?我有个弟弟(共叔段),还不能和睦相处,致使他到处流浪、在四方奔走寄食,又怎么能长久占有许国呢?你侍奉许叔来安抚这里的百姓,我将派公孙获来帮助你。如果我能得到善终埋骨于地下,上天或许会依礼撤去对许国降下的灾祸,宁可让许公重新掌管他的国家。只是如果我们郑国有请求时,像老亲家一样,许国能屈尊降贵答应我们吧。千万不要助长他国,使他国逼近、居住在这里,来和我郑国争夺这地方。(如果那样,)我的子孙连挽救郑国自己的危亡都来不及,又怎能替许国主持祭祀呢?我之所以让你住在这里,不单是为许国着想,也借以巩固我们郑国的边防啊。”于是又派公孙获驻扎在许国西部边境,(对他)说:“凡是你的器物财货,不要放在许国。我死了,你就马上离开许国!我的先君在这里建成都邑不久,而周王室的地位、权力已经衰微了,周的子孙也一天天地失掉所继承的祖先功业。许国,是太岳的后代。上天既然厌弃周朝的气运了,我怎么能和许国相争呢?”

君子认为郑庄公“在这件事上是符合礼制的。礼,是可以治理国家,稳定政权,安抚百姓,并有利于后世子孙的。许国不守法度就去讨伐它,伏罪了就宽恕它,度量(自己的)德行去处理问题,估量(自己的)实力去行事,看清形势而后行动,不连累后人,可以说是知晓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