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6-05 12:21:25 我要投稿!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原文】
帝子远辞丹凤阙①,天书②遥借翠微宫③。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④。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⑤向碧空。
【注释】
①帝子:帝王之子,此处指岐王。丹凤阙:帝阙;京城。
②天书:帝王的诏书。
③翠微宫:唐代宫殿名。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于终南山造太和宫。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废,二十一年(647年)重行修建,改名翠微宫。
④房栊:窗棂、窗户。栊,疏槛也(《汉书》颜师古注)。古时窗户是木式框架结构,富有人家的房屋窗户上往往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
⑤吹笙:周灵王太子被后人称作王子乔,喜欢吹笙,后来乘白鹤随道士而去。此处“吹笙”为化用典故,指成仙。一作“吹箫”。秦穆公时人萧史善吹箫,能引来孔雀白鹤。穆公把女儿弄玉嫁给他,后来吹箫竟然引来凤凰,穆公为他们修建凤凰台。夫妻二人后来皆随凤凰飞去。
【译文】
皇子远离京城,帝王下诏允许借翠微宫避暑。隔着窗户云雾沾染在衣服上,卷起幔帐,山泉映在镜中。树林下面水声伴着喧闹的言语欢笑声,岩石间的树木遮蔽了房屋的窗户。就是神仙的居所也未必胜过这里,又有什么必要像王子乔那样吹笙羽化、飞入碧天呢。
【赏析】
王维以山水田园诗最为今人称道。实际上,王维的宫廷诗作也非常出彩。除了此篇之外,《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也是千古流传的名作。
开元六年(718年),王维随岐王在九成宫避暑,应岐王之命作诗。题中“敕”字点名皇帝下诏,借给岐王九成宫,用来避暑。九成宫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最早是隋文帝的离宫(不在都城的宫殿),名“仁寿宫”,唐太宗修复并扩建,改名“九成宫”,言其宫殿有“九重”之雄伟。开成元年(836年),在九成宫被洪水冲毁正殿之前,经常有皇帝、宗室来九成宫避暑。题中“应教”二字点名此诗为应诸王之命而作的诗文。如果是奉皇帝之命作诗,则为“应制”“应诏”诗;应太子之命作诗则为“应令”诗。
首联将诗歌的本事叙述得非常清晰,用词典雅,且这些典雅之词,合事合景。“丹凤阙”中“丹凤”与“帝子”呼应,而“翠微宫”中“翠微”二字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引出下文之景。
山中云雾、山泉、树林、殿阁景色虽美,但诗歌的韵味,其实更多的是靠作者妙笔点化。不写云雾之缥缈,反写云雾沾染衣襟。云雾隔窗湿衣,山中云雾弥漫之景,已是暗中写出;卷起帷幔,正见山泉倒影镜中,将山中美景写得极具情趣。山景如画,“衣上”“镜中”之笔,则画出景中人来,可谓“妙笔生花”之“花”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山中之凉爽,山景之趣味,非常巧妙地传达给了读者。树林下,潺潺水声交织着欢声笑语,传达出避暑客人之心情欢畅;岩石、树木间隙,精美的窗栊若隐若现,诗人在展现这些美景的同时,还赞美了宫殿选址巧妙,品位高雅。
尾联中,诗人赞美九成宫能与神仙居所相媲美,甚至更胜一筹。在此避暑,不思成仙。“吹笙”成仙之笔既化用了王子乔的典故,又暗合了岐王的身份。诗中胜于仙家的宫阙,饶富趣味的贵族避暑生活,透露出一种大唐盛世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