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送杨长史赴果州

【原文】

褒斜不容幰①,之子去何之②。鸟道一千里③,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④,山木女郎祠⑤。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⑥。

【注释】

①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通道山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幰(xiǎn):古代车上的帷幔。

②之子:这个人,指杨长史。

③鸟道:形容道路险峻狭窄,似乎只有鸟能飞过。

④官桥:官路上的桥梁。祭酒:酹酒祭神灵,古人出行前祭祀路神。清人高步瀛认为,“祭酒”用张鲁的典故。张鲁以五斗米道收拢人心,称受道之人为祭酒。他的祭酒们主持建造义舍,供路人使用。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教祖张陵之孙,一开始投靠益州牧刘焉,刘焉死后与其子刘璋失和,割据汉中地区,后投降曹操。

⑤女郎祠:张鲁女之祠堂。《水经注》载,五丈溪南有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女郎道,山下有女郎庙及捣衣石,传言是为纪念张鲁的女儿。

⑥子规: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归。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译文】

褒斜道路狭险容不下车辆,您这是要去哪里?险峻的鸟道绵延千余里,沿途昼夜十二时辰唯有猿啼相伴。官桥边有款待行人的祭酒,山林中掩映着女神的庙祠。分手之后我们只能同看明月,你大概正在听子规鸟的哀鸣吧。

【赏析】

果州,今位于四川省南充区域。因南充城西有盛产柑橘的果山,故名为果州。长史,是州刺史的属官,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

诗歌以著名的险峻要道“褒斜”开篇,简要写出行人道路险阻难行。对于不了解蜀道的读者来说,“不容幰”即道路容不下车的帷幔(也即容不下车)的描写,足以让读者想象出褒斜险径的狭窄难行。第二句以一声叹息,传达出作者的担忧之情。三、四两句只是径笔直叙,却写得分外生动、精彩。因为三、四两句提出蜀道之行的两个要点:险绝的道路非常漫长、沿途比较荒凉。“一千里”“十二时”既对仗工稳精妙,又极其贴合所要表达的句意。恰当的语词组合让此联读来浑然天成。五、六两句反复用张鲁的典故。高步瀛认为,张鲁的祭酒开的义舍、为女儿建的寺庙都属于“义俗荒陋”,按照正统读书人的理解,五斗米教实际上就是一种迷惑百姓的邪教。这两句以典故写出沿途景致,突出一种不同于京城地区的巴蜀风情。“别后”一句意与南朝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相近。结句“子规”一词既突出蜀地风情,又写出诗人盼望友人归来的情感。

此诗起句“褒斜”古径以陕西为起点,经“一千里”推进到汉中地区(颈联),进而到达果州(尾联)。“褒斜”“鸟道”“官桥”照应紧密,“山木”“猿声”“子规”互相映衬。首联以“去何之”送别,末句以“听子规”盼归。可以说全诗章法极其紧密精巧。